何年移置青齐道,遗壤颓墉犹四围。
白露满田牛上冢,淡烟浮庙草钩衣。
客过都当瓦砾后,鹤来岂止人民非。
秦宫汉殿亦兴废,天地无穷哀雁飞。
【注释】
经:通过,经过。盐山废县:盐山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座古城,今为山东省广饶县。唐贞观年间废置,故址在今广饶县城东。青齐道:指古青州、齐州的道路。遗壤颓墉:指旧日的城墙废墟。四围:四面环绕。白露满田牛上冢,淡烟浮庙草钩衣:指秋天的景色。牛上冢,牛在坟头上吃草。庙前有一片草,人称“草钩衣”,意为野草丛生。客来都当瓦砾后:指战乱之后,人们来到这里重建家园。鹤来岂止人民非:指战乱之后,人们来到这里重建家园。秦宫汉殿亦兴废:指古代宫殿和建筑也因战乱被破坏。天地无穷哀雁飞:形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是无穷无尽的。
【赏析】
诗题“经盐山废县”是泛泛的提法,但诗人却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苍凉凄惨的画面:
何年移置青齐道?
遗壤颓墉犹四围。
白露满田牛上冢,
淡烟浮庙草钩衣。
客过都当瓦砾后,
鹤来岂止人民非。
秦宫汉殿亦兴废,
天地无穷哀雁飞。
首句“何年移置青齐道?”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表达了对历史的无限感慨。这两句写盐山城废弃后的荒凉景象,残垣断壁,四周无人,一片荒凉。
第二联“白露满田牛上冢,淡烟浮庙草钩衣。”写景中寓含着悲愁之情。秋霜初降,万物凋零,牛在坟头上吃草,而庙前的草已经长得很长了,可见荒废之久。诗人将牛和草联系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看见那凄凉的景象。
第三联“客过都当瓦砾后,鹤来岂止人民非。”写战乱后人们重建家园的情景。诗人想象到,当年战争刚刚结束,人们还处于惊恐不安的状态,这时有客人路过,他们正在清理瓦砾,准备建造新居。又见一鹤飞来,难道只有人民遭受不幸吗?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人民的坚韧不拔精神。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战后的悲惨情景,又表达了对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之情。
第四联“秦宫汉殿亦兴废,天地无穷哀雁飞。”写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秦汉两代的宫殿早已荡然无存,而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遗址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诗人感叹历史变迁无常,感叹人类无法抗拒命运的捉弄。而那哀鸿遍野、无处安身的灾民们,只能发出一声声哀鸣。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脆弱。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盐山废县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以及对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