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回澜处,中流气色浑。
风涛吞日月,雪浪溅乾坤。
地踞三门险,天擎一柱尊。
行人多过此,应有未销魂。

译文

凝视回澜的险处,看到中流的景象浑然一体。
狂风巨浪吞没日月,大雪激涛溅湿乾坤。
地势险阻三门关,天柱高耸如尊神。
行人多经过此地,应知此境令人魂牵梦萦。

注释

  1. 三门砥柱: 三门是指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三座著名山峡(天目、仙霞、白沙),因其险峻而被视为天然的屏障,故称“砥柱”。
  2. 寓目回澜处: “寓目”意味着凝视或注视,这里指站在三门之上远眺。“回澜”指的是水流在山峡间往复曲折,如同波澜起伏。
  3. 中流气色浑: “中流”指的是三门峡谷中间的河流。“气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水流的状态和颜色,强调河水的清澈与力量。
  4. 风涛吞日月: “风涛”指的是强劲的风和波浪。“吞日月”形容海浪之大,足以吞没太阳和月亮。
  5. 雪浪溅乾坤: “雪浪”可能是指雪花落下形成的波浪或者比喻为白色的浪花。“溅乾坤”表示这样的浪花溅洒到整个天地之间。
  6. 地踞三门险: “地踞”意味着地形占据,这里的地形险要。“三门”指的是前面提及的天目、仙霞、白沙三座山峡。
  7. 天擎一柱尊: “天擎”意味着天空支撑,像擎天柱一样坚强稳固。“一柱尊”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像一根直指云霄的柱子那样尊贵。
  8. 行人多过此: “行人”指的是过往的旅人或行人。“多过此”表示有很多人从这个地区经过。
  9. 应有未销魂: “未销魂”意为尚未消解或消散魂魄。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虽然历经艰难险阻,但人们仍旧向往这个地方的美景,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门的壮丽景色与自然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旅途艰险的感慨。诗中“风涛吞日月,雪浪溅乾坤”两句,形象地展现了三门峡谷的自然风光及其壮观景象,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地踞三门险,天擎一柱尊”则进一步强调了三门的险峻与天柱的高耸,展现了一种雄伟壮丽的气势。最后两句,通过描述行者对这个地方的热爱与留恋,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自然风光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