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甫,原名冯执中,明代诗人
冯执中,字允甫。
东安人,恩平籍。
陈璘之婿。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举人。
二十六年官山东利津知县,值岁饥,捐俸煮粥散金钱以赈济穷民;又以士子多贫寒,创置学田三十馀亩,为诸生赡养之资,士民多颂其德。
在任间,曾修纂邑志。
清康熙《利津县新志》卷七有传。
生卒年:?-?
允甫,原名冯执中,明代诗人
冯执中,字允甫。
东安人,恩平籍。
陈璘之婿。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举人。
二十六年官山东利津知县,值岁饥,捐俸煮粥散金钱以赈济穷民;又以士子多贫寒,创置学田三十馀亩,为诸生赡养之资,士民多颂其德。
在任间,曾修纂邑志。
清康熙《利津县新志》卷七有传。
生卒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郢,题目为《题魁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高莫高于魁岩巅,萃皇茂树青草连。 注释:没有比魁岩更高的山了,那里聚集着茂盛的皇树和青翠的草地相连。 2. 书台土龙四从起,嶙峋石乳雪高悬。 注释:有一座书台,周围四条山脉崛起,山峰嶙峋,岩石上的雪白如悬挂的冰凌。 3. 探奇客去吾叔来,飞觞共对岩花妍。 注释:那些喜欢探险的人已经离去,而我和我叔叔来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解和题目要求,分析每一句的意思。“出没楼船耀碧空”,意思是楼船在水中游动时,在天空映出的倒影就像海上的楼阁一样。“携尊鼓棹乘长风”,意思是我拿着酒尊,划着船桨,趁着顺风行驶。“秦皇台筑三山外”,意思是秦始皇曾在这里修筑三座离海边很远的高山,现在这些高山都消失了。“汉使槎开万顷中”,“槎”指木筏子或小船。传说汉武帝时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春白水县大旱薄田行》中的作品,全诗如下: 过务本乡 马首遍行务本乡,萧萧四野尽荒凉。 草根取作充肠物,木叶翻为适口粮。 百姓堪怜遭苦海,□官何敢望甘棠。 但期缓尔逃移计,寒谷回春仗彼苍。 注释: 1. 马首:指皇帝的銮驾。 2. 遍行:广泛地行走或巡视。 3. 萧萧:形容风声,这里比喻战乱、饥荒等带来的凄凉景象。 4. 四野:四周的田野。 5. 草根
邓元宇公邀集九星岩得东韵:邓元宇邀请朋友在九星岩聚会,他们一起吟诵了这首诗。 将军拥节镇罗东,敦悦诗书兼武功:将军们手握军权,镇守着罗东,同时他们也喜欢诗歌和武功。这里的“诗书”指的是文化知识,“武功”则是指武术技能。 却羡玄谈追谢傅,应知雅度比羊公:然而我羡慕那些善于谈论玄学的人,如南朝宋谢灵运、晋代羊欣等,他们的谈吐才气与风度令人敬佩。这里提到了两位古代的文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题夏氏高氏族人双节: 天语传宣出北都,东津双节可标图。 九泉甘殒酬夫婿,一子堪存恋老姑。 心比清河青史润,名高泰岱碧云孤。 建坊更□□风赉,莫说于今节义无。 注释: - 天语传宣:指皇帝的诏书传达到了北方的京城。 - 东津双节:指的是两位家族成员在东津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和嘉奖。 - 九泉甘殒:形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如同九泉之下的丈夫一样深切。 - 一子:指自己的儿子。 - 清河
冯执中,字允甫。 东安人,恩平籍。 陈璘之婿。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举人。 二十六年官山东利津知县,值岁饥,捐俸煮粥散金钱以赈济穷民;又以士子多贫寒,创置学田三十馀亩,为诸生赡养之资,士民多颂其德。 在任间,曾修纂邑志。 清康熙《利津县新志》卷七有传。 生卒年:?-
程玄辅,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是明代著名的佛教居士诗人。他以其精湛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具体介绍程玄辅: 1. 生平经历:程玄辅出生于浙江秀水,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他的一生可谓多舛,曾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被外谪广德州判,后来还累迁至南国子监祭酒。尽管遭遇挫折,但他并未放弃文学创作,继续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2. 文学成就
杨舫,字汝载,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他出生于明常熟(今属上海)。杨舫以乡举入仕,曾被任命为知莒州,并在任上有着良好的政声。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古文词方面。《水利书》是杨舫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他在水利工程方面的见解与经验
黄孚,字颙伯,一字容伯,号鸣鹤。 新会人。 弱冠补诸生。 明神宗万历初以恩贡授昌化训导,迁福建德化教谕。 告老归,卒年七十三。 有《太极匙》、《性理真筌》、《白沙遗事》、《雨化集》、《象谷诗稿》。 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道光《新会县志》卷九有传。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