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鹤,原名杨闱,明代诗人
杨闱,字今鹤。
大埔人。
泷孙。
壮岁弃诸生,后偕郭之奇、黄奇遇游吴越江楚,道齐梁入都门,诗学日进。
曾与修揭阳、大埔县志。
归老海阳之龟湖,年九十一卒。
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三○、民国《大埔县志》卷二六有传。
生卒年:?-?
今鹤,原名杨闱,明代诗人
杨闱,字今鹤。
大埔人。
泷孙。
壮岁弃诸生,后偕郭之奇、黄奇遇游吴越江楚,道齐梁入都门,诗学日进。
曾与修揭阳、大埔县志。
归老海阳之龟湖,年九十一卒。
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三○、民国《大埔县志》卷二六有传。
生卒年:?-?
诗句释义及注释: - 螭头乞法念如焚,春雨满天一锡分。 - 螭头:古代建筑上的装饰,此处借指佛教的寺庙或僧舍。 - 乞法:请求佛法。 - 念:思念,此处指对佛法的思念和敬仰。 - 如焚:非常急切的样子。 - 春雨:比喻佛法的滋润与普及。 - 一锡(xī):即锡杖,僧人用来行走的工具,这里泛指修行者的物品。 - 分:给予或赠予的意思。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深敬仰之情
【注】崇光岩,在今福建武夷山。 策杖寻幽壑:拄着拐杖寻找深幽的山谷。崇光岩,位于武夷山九曲溪上游,因岩上岩石呈红色而得名。 缘萝过断厓:攀援着藤萝越过悬崖。 蜗文新羽麈:用蜗牛身上的纹路比喻新羽毛的马尾拂尘,即马尾拂尘上的纹理像蜗牛的背壳一样。麈(zhǔ),鹿角,这里指马尾拂尘。 鹤迹破芒鞋:用鹤足踏碎的草鞋比喻自己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护璧(bì)云容懒:指佛家的护法金刚。璧,圆形玉器;护璧
贺谢韶石公祖平平远寇 深阻分剺道未难,山谷几时烦聚米,王师此日胜皋兰。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频年溪峒诧黔盘:多年来溪峒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而备受关注。 - 深阻分剺道未难:虽然道路险峻,但并不妨碍交通往来。 - 山谷几时烦聚米:山谷中何时需要聚集大量粮食?可能指战时或灾害时的物资储备。 - 王师此日胜皋兰:今天的王师胜过了当年的军队。 2. 译文及赏析: - 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都是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浮春涘花舟 海上的花客摇着花舵,载得盆花三百朵。 海上的花客指的是那些在海上种植花卉的人。他们使用花舵来引导船只行驶,以便将盆花运送到目的地。这里的“浮春”可能是指春天的到来,而“花舟”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花客在海上航行的情景。 几根寸竹何萧疏,数个矮松多磥砢。 罗汉头将金剪修,杨妃足把香泥裹。 主客平分五六株,急诔花神呼白堕
游牛首山 弘觉松风响,昙云满殿凝。 衔花青鸟出,摘果白猿升。 到处香闻梵,频来麈话僧。 尘心山夜寂,明月对传灯。 注释: 1. 弘觉松风响:弘觉寺的松风吹动着松涛声,声音悠扬而深远。 2. 昙云满殿凝:整个寺院弥漫着昙花盛开时的香气,令人感觉宁静而庄严。 3. 衔花青鸟出:鸟儿口中衔着花瓣飞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 摘果白猿升:白猿在树木间跳跃采摘果实,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注释】 攀:攀登;跻:登。高旻:天空,指极高之处。洞窈:深邃幽暗的山洞。逃疾:逃避疾病。荒:荒芜、破败。野鹤:山中之鹤。树树长:树上有像龙鳞一样的苔藓。白纶:白色的丝带,比喻瀑布。 赏析: 此诗写游牛首山时的所见与所感,全篇意境清幽,笔致飘逸。 首联“攀萝跻绝巘,忽已在高旻。”两句,写登山时的情景。诗人攀上高山,登上了绝壁,忽然间已到了高处(高旻),意谓自己仿佛已经到达山顶。 颔联“洞窈人逃疾
游牛首山 鹿苑遥侵梦,鸡声早唤游。 出门星挂柳,入路雨横丘。 农鼓回溪剩,村炊远树留。 喜于曾曲里,一杖系青州。 注释: 1. 鹿苑遥侵梦:鹿苑在梦中远远地侵入了梦乡。 2. 鸡声早唤游:清晨的鸡鸣声早早地叫醒了我,让我开始了一天的旅行。 3. 出门星挂柳:走出门时,天空中的星星仿佛挂在柳树上。 4. 入路雨横丘:进入山路后,雨点开始打在山坡上。 5. 农鼓回溪剩:农民们敲打着鼓声,回荡在溪流中
冯昌历是明代的诗人。 字文孺,是顺德人。他生于明朝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一位举人。冯昌历经来与许多著名文人有过交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与关中诸子的交流。他曾在吴邦宪山馆过夜,写下了《月夜宿吴邦宪山馆怀关内诸子》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知音的珍视
明代诗人杨骥,字仕德,号毅斋,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籍贯与早期生活:杨骥的家乡为饶平,也有说法指其为海阳人。他早年受到湛若水和王阳明的影响,这对他的学术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科举与教育经历:杨骥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参加科举考试并成功中举,这标志着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他与弟弟杨鸾一同受业于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