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本初。
元至正进士。
明洪武六年征授国子博士,请颁行正定《十三经》,屏《战国策》及阴阳签卜诸书,勿列学宫。
寻择诸生颖拔者三十五人,命俶专领之,教以古文。
九年,以翰林待制致仕。
卒年八十。
生卒年:?-?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本初。
元至正进士。
明洪武六年征授国子博士,请颁行正定《十三经》,屏《战国策》及阴阳签卜诸书,勿列学宫。
寻择诸生颖拔者三十五人,命俶专领之,教以古文。
九年,以翰林待制致仕。
卒年八十。
生卒年:?-?
这首诗是续兰亭会补参军孔盛的《和兰亭》。孔盛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他的诗作多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富有哲理意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暄风播旷宇,欣怀托阳春。”这两句诗描绘了温暖的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暄风代表温暖的春风,它吹遍了广阔的天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欣怀指的是喜悦的心情
破窗风雨图 客窗读书过夜半,江上长风将雨来。 茅屋身和木叶落,竹床笑对灯花开。 何人鸡鸣解起舞,此时蝶梦付衔杯。 我欲哦诗慰寥寂,蓑笠敲门步绿苔。 注释: - 客窗读书过夜半:客人在窗户旁边读书到深夜。 - 江上长风将雨来:江上的长风吹来,预示着即将下雨。 - 茅屋身和木叶落:茅屋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树叶也纷纷落下。 - 竹床笑对灯花开:竹床对着灯光微笑,好像在欣赏花朵。 - 何人鸡鸣解起舞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本初。 元至正进士。 明洪武六年征授国子博士,请颁行正定《十三经》,屏《战国策》及阴阳签卜诸书,勿列学宫。 寻择诸生颖拔者三十五人,命俶专领之,教以古文。 九年,以翰林待制致仕。 卒年八十。 生卒年:?-
明代诗人潘嗣英,字积之,是一位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对潘嗣英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字号及籍贯:潘嗣英的字为“积之”,这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一种标识和自我期许。他的籍贯则是位于今天的广东省南海区。 - 历史记载:关于潘嗣英的具体生平,现存文献中记载较为简略,仅有“事见明张乔《莲香集》卷二”这样寥寥数语,说明他在历史上可能并非极为出名或者有详细记录流传下来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本初。 元至正进士。 明洪武六年征授国子博士,请颁行正定《十三经》,屏《战国策》及阴阳签卜诸书,勿列学宫。 寻择诸生颖拔者三十五人,命俶专领之,教以古文。 九年,以翰林待制致仕。 卒年八十。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