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遵指,一作尊指,字是因,号哲求。
归善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任德庆州学正。
擢邵武,以严介忤时,挂议去。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复以边材荐,以母老辞,旋卒,年五十四。
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德庆广州志》卷九有传。
生卒年:1588-1642
黎遵指,一作尊指,字是因,号哲求。
归善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任德庆州学正。
擢邵武,以严介忤时,挂议去。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复以边材荐,以母老辞,旋卒,年五十四。
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德庆广州志》卷九有传。
生卒年:1588-1642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昼闲无事日偏长,趺坐披襟纳晚凉。 有客弹琴梅尽落,逢僧说偈旆初扬。 林幽处处啼娇鸟,风静枝枝送畹香。 明日有怀须共勉,肯教苏子独留芳。 注释: - 昼闲无事日偏长:白天闲暇无事,时间显得特别漫长。 - 趺坐披襟纳晚凉:盘腿而坐,敞开衣襟以纳取凉意。 - 有客弹琴梅尽落:有人弹琴
注释:百二山河春光明媚,我有幸归乡赋闲。 莺啼修竹声传喜讯,蛙怒清波聒转纷纷。 且有潘舆堪娱日,已无陆橐可甘分。 攀辕夹道拖千缕,刘宠当年也断魂。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归途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百二山河春光美,今幸归云”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莺啼修竹声传喜讯,蛙怒清波聒转纷”则描绘了故乡的美景和生活气息。颈联“且有潘舆堪娱日,已无陆橐可甘分”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许
黎遵指,一作尊指,字是因,号哲求。 归善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任德庆州学正。 擢邵武,以严介忤时,挂议去。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复以边材荐,以母老辞,旋卒,年五十四。 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德庆广州志》卷九有传。 生卒年
赵友同是明代的诗人。赵友同,字彦如,出生于1364年,卒于1418年,其一生主要活动在明代。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了解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对赵友同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名讳:赵友同字彦如。 - 籍贯:他生于金华(今浙江金华),但后因家庭原因而迁居长洲。 - 生卒年份:赵友同生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黎遵指,一作尊指,字是因,号哲求。 归善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任德庆州学正。 擢邵武,以严介忤时,挂议去。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复以边材荐,以母老辞,旋卒,年五十四。 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德庆广州志》卷九有传。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