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道,原名王贽,宋代诗人,生于公元994,卒于公元1069
王贽是宋代诗人,词人,同时也是政治家和文学家。
王贽(1078年-1118年),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平与仕途颇为丰富,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王贽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还在政治领域有显著的作为。
辅道,原名王贽,宋代诗人,生于公元994,卒于公元1069
王贽是宋代诗人,词人,同时也是政治家和文学家。
王贽(1078年-1118年),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平与仕途颇为丰富,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王贽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还在政治领域有显著的作为。
归来未必为莼鲈出自《过吴江》,归来未必为莼鲈的作者是:王贽。 归来未必为莼鲈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归来未必为莼鲈的释义是:归来未必为莼鲈:指诗人归来的原因并非只是为了品尝莼菜和鲈鱼,即并非单纯为了美食。 归来未必为莼鲈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归来未必为莼鲈的拼音读音是:guī lái wèi bì wèi chún lú。 归来未必为莼鲈是《过吴江》的第4句。
因想季鹰当日事出自《过吴江》,因想季鹰当日事的作者是:王贽。 因想季鹰当日事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因想季鹰当日事的释义是:因想季鹰当日事:联想到当年张翰因秋风起而思乡,便弃官回乡的往事。 因想季鹰当日事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因想季鹰当日事的拼音读音是:yīn xiǎng jì yīng dāng rì shì。 因想季鹰当日事是《过吴江》的第3句。
水阔烟深恨有馀出自《过吴江》,水阔烟深恨有馀的作者是:王贽。 水阔烟深恨有馀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水阔烟深恨有馀的释义是:水阔烟深恨有馀:水波浩渺,烟雾浓郁,心中的遗憾和怨恨似乎更加深沉。 水阔烟深恨有馀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水阔烟深恨有馀的拼音读音是:shuǐ kuò yān shēn hèn yǒu yú。 水阔烟深恨有馀是《过吴江》的第2句。
吴江秋水灌平湖出自《过吴江》,吴江秋水灌平湖的作者是:王贽。 吴江秋水灌平湖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吴江秋水灌平湖的释义是:吴江秋水灌平湖:吴江的秋水涨满,注入平湖之中。这里描绘了秋天吴江水位上涨,水势浩瀚的景象。 吴江秋水灌平湖是宋代诗人王贽的作品,风格是:诗。 吴江秋水灌平湖的拼音读音是:wú jiāng qiū shuǐ guàn píng hú。
【注释】 吴江:即吴县,今江苏苏州。季鹰:晋人张翰,字季鹰,善饮酒。他任洛阳令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莼菜鲈鱼鲙,便弃官而归。 【赏析】 这是一首借写秋天景色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的诗。 “过吴江”点题,说明诗人在吴县作此诗。首句是说秋水灌平湖,秋风吹起,水面广阔无边;第二句写水深烟阔,满腹愁思难以言状。这两句写景,用笔简括,却能勾画出秋天的景色。三、四句紧承前二句而来,因想张翰弃官归里的故事
王贽是宋代诗人,词人,同时也是政治家和文学家。 王贽(1078年-1118年),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平与仕途颇为丰富,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王贽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还在政治领域有显著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