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思,原名王敬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68,卒于公元1721
王敬铭是清代诗人。
字丹思,一字丹史,号味闲,出生于1668年,卒于1721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因其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而被后人铭记。他的诗文集《未岩诗稿》收录了他的许多佳作,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丹思,原名王敬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68,卒于公元1721
王敬铭是清代诗人。
字丹思,一字丹史,号味闲,出生于1668年,卒于1721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因其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而被后人铭记。他的诗文集《未岩诗稿》收录了他的许多佳作,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试院: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又称会试。 棘闱:指科举考试中的乡试考场。 温饱:温饱是指生活必需品。 温饱负平生:以温饱为人生目标。 江水:比喻时间流逝很快的流水。 一介儒冠:形容一个读书人的帽子。 玉署:指代高官显宦所在的官署。 文章:指文学才能。 恩遇:恩惠和待遇。 庐山:山名,此处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会试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整齐。 1. 昔我来吴门,憙识陆公子。 注释:从前我来到吴地的时候,很喜欢认识陆公子。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陆公子的深厚情谊。 2. 公子不羁才,饮酒被纨绮。 注释:陆公子不拘小节、才华横溢,喜欢饮酒。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陆公子的豪放不羁和才华出众的特点。 3. 长剑倚耿耿,胡绳索纚纚。 注释:长剑高悬,闪烁着冷光;胡人用绳缆系着他
过洛阳赠文仲恭太守 久闻直谏伏青蒲,又见仁风被故都。 祈雨虔为民请命,论文闲共士摊书。 旧时荆国奸能辨,今日吴公治独殊。 私望岁寒珍晚节,有人秉笔在菰芦。 注释: 过洛阳赠文仲恭太守:拜访洛阳(洛阳是当时的首都),赠送给文仲恭的一封信。 久闻直谏伏青蒲:长久以来听说您正直直言,就像在青蒲一样。 又见仁风被故都:又看到您的仁政之风遍布整个旧都。 祈雨虔为民请命:虔诚地祈求上天降雨,为人民请求。
【注释】 1. 灵宝道中:即从洛阳到长安途中。 2. 衰亲(cuīqīn)心时:年老体衰的双亲,心里时刻想着儿女。 3. 家书不敢说:因路途艰险,不能捎带家信回家。 4. 白发已如丝:指自己年老发白,如同细丝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子身在旅途,怀念家乡和父母,而又不能回家的惆怅之词。首句写身在旅途;次句写双亲惦念;第三句以“家书”作答,表达不能回家的原因,第四句写头发已花,形容自己的老态
王敬铭是清代诗人。 字丹思,一字丹史,号味闲,出生于1668年,卒于1721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因其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而被后人铭记。他的诗文集《未岩诗稿》收录了他的许多佳作,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维雄,字祖望,是清代诗人,他的作品《二娱小庐诗钞》收录了5篇诗文。 尤维雄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以拔贡入仕,官至蒙自知县。在任职期间,他不仅治理政务,还留下了自己的诗词和文章。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风俗,风格清新脱俗,语言朴实无华,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生活与内心世界
尹耕云,字瞻甫,号杏农,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下是关于尹耕云的介绍: 1. 生平简介:尹耕云于道光三十年考中进士,随后被授命为礼部主事,并最终官至河陕汝道。他在官场上积极履职,多次上书献策,尤其在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尹耕云在英法联军犯天津时主张决战的提议,反映了他敢于直言的勇气和责任感。 2. 作品成就:尹耕云的诗文创作十分丰富,有《心白日斋集》等作品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