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耕云
香山寺 我听闻香山老居士,欲来此地为间人。 伊川中流阙对峙,三秋云物清且新。 先生不归履道宅,潭月岩风数晨夕。 婆娑九老会何所,漠漠厨烟冷香积。 残碑断碣俱无有,画图独认西崖叟。 西崖已不识香山,我更来当百年后。 关中群盗方传箭,青袍白马纷然遍。 一尊且自放高歌,十道谁知正酣战。 人生会合岂有常,今日露华明日霜。 眼前若得放舟去,此水东流经故乡。 译文: 我听说香山老居士,想要来这里结交知己。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行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行者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与赏析: 1. 登山至大悲寺舍骑步行达龙王堂: 登山至大悲寺舍,骑马步行到龙王堂。 - “登山”:指攀登山峰。 - “至大悲寺舍”:到达大悲寺舍。 - “骑马步行”:形容行走的方式,骑马、步行相结合。 - “龙王堂”:可能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或寺庙的名称。 2. 骏足有穷处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寸抱久纡郁”中的“纡郁”指郁积的郁闷之气,形容诗人心情不舒畅。“及兹一疏散”中的“疏散”指解除束缚、消除烦闷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长久地郁积在胸中不舒坦,现在才得到解脱而畅快。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物象滋悦愉”中的“物象”指自然景物和人事现象。“吾生远愁叹”中的“吾生”指诗人自己。“愁叹”指忧愁叹息。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题冯林一侍讲邓尉山庐著书图 天地风尘几草庐,铜坑山下闭门居。 时来将相都论命,老去英雄只著书。 吴会浮云苍狗后,具区秋水白鸥初。 寻君便放烟波棹,七十二峰来钓鱼。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节:天地风尘几草庐,铜坑山下闭门居。 释义:在天地间历经风尘,我如今只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铜坑山下,远离人世繁华,选择隐居生活。 第2节:时来将相都论命,老去英雄只著书。 释义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诗人与周石君有深厚的交情。诗人在赠别时,感慨自己年老体衰,不能象马周那样得到唐王朝的重用,因而发出感慨,表达了对国事和自身的忧虑心情。首句点明周石君,次句以马周自比,三、四句抒发自己的身世感,五、六句写朋友相会的情景,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途的忧虑,结末归向自然。全诗结构谨严,脉络清晰。 “分明火色鸢肩客”,鸢肩,形容人瘦长。鸢,鹰的一种,翅膀短而尖
注释 幽人:隐居的人。飞鸟:此处用来形容诗人的志趣。共所向:共同的方向,指一起出游。 破除:消除,打破。世网局:世俗的社会网络和束缚。豁达:心胸开阔开朗。 天倪:自然的界限,这里指天地间的自然美景。畅:畅快,舒畅。 根:根基,这里指龙树寺的地理位置。青冥:青色的天空,形容高远。 荒泽:荒芜的湖泊或沼泽地。葭菼(jia tang):一种植物,生长在水边。色凄怆:颜色显得凄凉悲伤。 会心
翠微山房对月 松柏蔽广椒,薜萝翳幽户。夜气澄深寥,烟光澹林莽。 释义: 松柏遮蔽着茂盛的竹子,薜萝遮盖在幽静的小屋外。夜晚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树林中隐约可见烟雾缭绕。偶尔一声清咳,仿佛能听到四周山峰的低语。默思尘世的繁华,变幻莫测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清晨眉目如画,傍晚步履矫健如同猛虎。我拙笨而无所营求,隐居避世以避开世俗的喧嚣。天空高远,月亮明亮,星斗稀疏,可数。屏息静心游于太初之境
诗句原文: 淮流日夜向江海,淮上高楼屹然在。 朱甍画栋照中原,人世几经云物改。 荆溪郁郁霸王略,虎啸龙吟付寥廓。 诗人猛士尽奔走,万象飞扬入杯杓。 符子才名员半千,芒鞋踏破九州烟。 每当风雨楼中夜,上下论心五百年。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尹耕云的作品《淮楼听雨图为符南樵作》。诗的开头描述的是淮流日夜向东流去,而淮上的高楼却矗立不倒,象征着坚贞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接着,诗人描绘了朱甍画栋的壮丽景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第一句“雨雪关河道阻跻”,描述了冬天的寒冷和交通不便。大雪封山,道路泥泞,作者只能攀登险峻的山路。 第二句“无情清颍日东西”,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颍河水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家乡的变迁。 第三句“白头乡梦萦儿女”,表达了对家人的担忧。岁月无情,白发渐生,但故乡的亲人却无法团聚。 第四句“赤手危疆怨鼓鼙”
小集城南花之寺送朱伯韩前辈出都 三年谒选滞长安,短发萧椮旅鬓残。 老不低头犹倔强,病忘瘏口说孤寒。 支撑乱后封疆易,调护军中将帅难。 功过即今将定论,冰壶怀抱任人看。 注释: 1. 小集:聚集在一起。 2. 城南花之寺:位于长安城南的花之寺。 3. 出都:离开京都。 4. 三年:在这里指的是三年的等待、选拔过程,期间诗人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5. 滞留:被耽误了。 6. 萧椮: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