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瞻,原名朱仕琇,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5,卒于公元1780
清福建建宁人,字斐瞻,号梅崖。
乾隆十四年进士。
任山东夏津知县,以河决,改福建福宁府学教授。
辞官后主讲峰书院及本县书院。
治学综贯大义,对文章自视甚高,门人鲁九皋称其始宗韩愈,后博采秦汉诸家之长。
然才力实不相称,所作多僻字拗句。
有《梅崖居士集》。
生卒年:1715-1780
斐瞻,原名朱仕琇,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5,卒于公元1780
清福建建宁人,字斐瞻,号梅崖。
乾隆十四年进士。
任山东夏津知县,以河决,改福建福宁府学教授。
辞官后主讲峰书院及本县书院。
治学综贯大义,对文章自视甚高,门人鲁九皋称其始宗韩愈,后博采秦汉诸家之长。
然才力实不相称,所作多僻字拗句。
有《梅崖居士集》。
生卒年:1715-1780
【注释】 (1)潴水:积聚的雨水。 (2)扁舟:小船,小舟。 (3)争此宿:争着在此宿夜,即在此停泊。 (4)鸥鹭:水鸟。 (5)辨:辨别;辨认。 (6)前游:指过去曾经游览过的江边。 惜暮曦:珍惜傍晚的阳光。 (7)昔人:古人,指自己。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瑞洪湖一带游览时,因见湖水随天而尽,扁舟入草迷惘,故作此诗以自遣。首联写“宿”之环境,次联写“宿”之感受,尾联抒发感概。全诗意境清旷
【注释】 杂诗:五、七言诗的别称。 药:这里指人参、灵芝、茯苓等珍贵药材。 参苓:即人参、茯苓,是古代常用的滋补强壮之品。 种花种桃李:即种植花卉和果树。 监门:管理城门的人。 饿夫:饥饿的贫民。 姬公:周武王的老师姜子牙,因避讳改称姬公。 刘子:西汉人刘向,字子政。 二端:两个方面。 偏辞:片面的言辞。 赵孟: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字孟。 卓哉:卓越。 锄棘枳:除去荆棘,砍去枳树,比喻清除障碍
清福建建宁人,字斐瞻,号梅崖。 乾隆十四年进士。 任山东夏津知县,以河决,改福建福宁府学教授。 辞官后主讲峰书院及本县书院。 治学综贯大义,对文章自视甚高,门人鲁九皋称其始宗韩愈,后博采秦汉诸家之长。 然才力实不相称,所作多僻字拗句。 有《梅崖居士集》。 生卒年
清代诗人成亮字寅天,号伾岚,是清朝初期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还包括其在政治生涯中的贡献。以下是对成亮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早年经历:成亮生于清初的大名人,顺治己丑年(1659年)考中进士,并在随后的科举考试中被选为庶吉士。 - 仕途发展:成为进士后,他先后被授予编修、户部主事等职,这些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触政务和书籍,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江璧是清代的诗人,字南春,江苏甘泉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 在文学上的成就方面,江璧的《黄叶山樵诗钞》是其代表作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一个清高、淡泊的文人形象。同时,江璧也擅长写景,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用词精炼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