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渊,原名李如汸,清代诗人
李如汸是清代诗人。
字仲渊,号行素堂主,生于清直隶高阳(今河北省高阳),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历任零陵、酆都知县,以善断疑狱闻名。他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色,更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著称于世。
仲渊,原名李如汸,清代诗人
李如汸是清代诗人。
字仲渊,号行素堂主,生于清直隶高阳(今河北省高阳),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历任零陵、酆都知县,以善断疑狱闻名。他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色,更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著称于世。
【诗句释义】 1.依依不忍道: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不忍,舍不得说出口。道,说话。 2.北极燕云远:北天极远的燕云(即边塞)。 3.西山落日愁:西岳山,位于今河南西部。落日,太阳落下。愁,忧愁。 4.蝉鸣枫叶冷:蝉,知了,秋天叫的声音。枫叶,树叶的一种。冷,形容声音凄凉。 5.猿啸大江秋:猿,一种动物。啸,呼啸。大江,长江。秋,季节名,这里指秋季。 6.楚地知音少:楚地,指古代楚国地区。知音
【赏析】 诗题《秋日自遣》是说在秋天里自己打发时间。首联写景,以寥落之江城起兴,点出季节;颔联写情,以秋风之无处不在,暗喻时事之无孔不入,抒发忧愤之情;颈联写己,以“一官”、“数口”两语,说明处境之贫贱,身世之飘零;尾联写思,以“归未得”而目断故乡,抒发对故园的思念与眷恋之心。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清幽,感情真切,富有生活气息
李如汸是清代诗人。 字仲渊,号行素堂主,生于清直隶高阳(今河北省高阳),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历任零陵、酆都知县,以善断疑狱闻名。他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色,更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著称于世
清代诗人李毓昌,字皋言,号荣轩,是即墨城西阁里的一位知名人物。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姓名与字号:李毓昌的字为皋言,号荣轩。这一号反映了他对于荣誉和荣耀的追求,同时也显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籍贯与出生:李毓昌,山东即墨城西阁里人。他的家族背景深厚,其祖父曾任地方官员。 2. 教育背景 - 科举考试及成就:李毓昌自幼勤奋好学,以孝闻名乡里
李逢时,字泰阶,台湾宜兰人。 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贡,同治元年(1862)应台湾道兼学政孔昭慈之聘为幕宾。 同治四年(1865)李逢时因三姓械斗事件受牵累,避乱大湖庄,此后他仕途不顺,恐怕与此事有关。 李氏诗中多咏兰阳当地风光兼及史事者,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述地方史事可补史书之不足。 李逢时诗集目前仅见《李拔元遗稿》抄本传世,由北台文人李硕卿授与门生李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