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李连升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具体生于何时、为何地等信息不详。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全台诗》中,共包括六首诗歌。这些作品展现了李连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例如,在《颍川流派卜亨昌,报诞元方又季方。八俊蝉联先继美,双珠蚌剖便争光。祥符再索参其偶,庆衍中男弄以璋。况复晴和天气好,悬弧此日焕华堂。》这首作品中,通过使用“颖川流派”等词汇,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族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尊崇与自豪。
李连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李连升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具体生于何时、为何地等信息不详。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全台诗》中,共包括六首诗歌。这些作品展现了李连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例如,在《颍川流派卜亨昌,报诞元方又季方。八俊蝉联先继美,双珠蚌剖便争光。祥符再索参其偶,庆衍中男弄以璋。况复晴和天气好,悬弧此日焕华堂。》这首作品中,通过使用“颖川流派”等词汇,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族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尊崇与自豪。
【注释】 颖川流派卜亨昌,报诞元方又季方。 颖川(在今河南)流派:指陈氏家族的一支,出自颖川郡。 元方:陈寿字元方,故以“元方”称之。 季方:陈泰字季方,故以“季方”称之。 八俊蝉联先继美,双珠蚌剖便争光。 八俊:东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中,把汉高祖刘邦与八个有才德的人并列为“八俊”,即所谓的“逸民八士”。 双珠:喻指一对儿女,如明珠一样珍贵可爱。 蚌剖:喻指儿子出生。 祥符再索参其偶
李秉钧,字子桂,号石樵,清台北艋舺人。 为当地文士黄中理之高足,同治十一年(1872)取进秀才。 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战争时为暖暖街坐探委员,因战功,补县丞。 同年十月十七日,随将领刘朝祜领军入山察看淡水东南屈尺庄番情,安抚当地原住民八社。 光绪十八年(1892)参加会试,补贡生。 日本治台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担任台北县事务嘱托,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
清代诗人吴爚文,字朴存,一字朴庭,是浙江山阴人,他以诗歌闻名,是雍正时期国子监的生员。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位诗人: 1. 生平经历 - 早年教育背景:吴爚文在雍正时期担任国子监生,这标志着他接受了较为正规的教育。 - 游历生活:他的一生似乎与游历紧密相连。据记载,其诗歌多寄于游历之中,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创作成就 - 《投壶歌》的创作:《投壶歌》是吴爚文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