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斋,原名吴寿平,清代诗人
吴寿平,字格斋,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吴寿平于嘉庆戊辰举人,即1808年成为科举中的贡士。他5岁时已能作诗,7岁时已会文,9岁应试,显示出他早慧的文学天赋和扎实的学识基础。在少年时期,他就因其卓越的才学而备受瞩目和赞誉,被称为“江南神童”。
格斋,原名吴寿平,清代诗人
吴寿平,字格斋,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吴寿平于嘉庆戊辰举人,即1808年成为科举中的贡士。他5岁时已能作诗,7岁时已会文,9岁应试,显示出他早慧的文学天赋和扎实的学识基础。在少年时期,他就因其卓越的才学而备受瞩目和赞誉,被称为“江南神童”。
久无刘崇山徐笠亭书至江上匆匆别,伊人隔草庐。 如何经岁久,不见一行书。 鄂渚华光淡,晴川树景疏。 近闻湖水长,应为遣双鱼。 注释: - 久无刘崇山徐笠亭书至:长久没有见到刘崇山和徐笠亭的书。 - 江上匆匆别,伊人隔草庐:在江上匆匆地告别,而她却隔着草庐(简陋的小屋)与我相望。 - 如何经岁久,不见一行书:我经过一年的时间,却没有收到他们的一封信。 - 鄂渚华光淡,晴川树景疏
鄂归寄占憨上人 不见融公久,尘氛扫未开。 秋风辞鄂渚,落月梦苍苔。 何日经岩下,重来谒辨才。 云笺先此寄,不待折寒梅。 注释: 鄂归寄占憨上人:寄给憨山大师的诗。鄂归,即归隐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占:指占有、占据。憨上人:憨山大师的别号。 不见融公久,尘氛扫未开。 注释: 没有见过融公很久,尘氛仍未清扫干净。 秋风辞鄂渚,落月梦苍苔。 注释: 秋天的风在告别鄂州的江岸,月亮映照着苍凉的苔藓。
吴寿平,字格斋,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吴寿平于嘉庆戊辰举人,即1808年成为科举中的贡士。他5岁时已能作诗,7岁时已会文,9岁应试,显示出他早慧的文学天赋和扎实的学识基础。在少年时期,他就因其卓越的才学而备受瞩目和赞誉,被称为“江南神童”
清代诗人吴寿昌是浙江山阴人,字泰交,号蓉塘。他以进士身份入仕,曾主广西乡试、提督贵州学政及致仕后主讲稽山书院等。 吴寿昌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不仅在《严陵钓台》一诗中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还通过对绍兴特产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乡风物的热爱与怀念。他的诗歌作品《乡物十咏》更是成为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遗产,展示了他对家乡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深厚情感
岑霁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字樾亭,长洲人。 岑霁的诗作中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深沉,善于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例如在《露筋祠》一诗中,他通过对荒凉祠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岑霁是清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