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原名李钦文,清代诗人
李钦文,字世?,台湾府治东安坊人。
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贡生。
曾任福建南靖训导。
能文工诗。
分订《重修台湾府志》,并分修诸罗、凤山、台湾三县志〖参考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人物〉、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学志〉。
〗。
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吴福助撰)
生卒年:?-?
世?,原名李钦文,清代诗人
李钦文,字世?,台湾府治东安坊人。
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贡生。
曾任福建南靖训导。
能文工诗。
分订《重修台湾府志》,并分修诸罗、凤山、台湾三县志〖参考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人物〉、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学志〉。
〗。
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吴福助撰)
生卒年:?-?
【诗句】 海 汪洋千万顷,浑浑渺无际。 不知境界宽,反觉乾坤细。 沧溟大其观,波涛壮其势。 遥遥一望之,云山奚所蔽。 亘古咸如斯,昼夜将安憩。 所赖舟楫功,巨川方可济。 【译文】 浩渺的海洋,仿佛有千万顷那么大,无边无际地笼罩着大地。 不知道海洋的境界有多么宽广,反而觉得天地间的界限显得那么渺小。 大海的景观宏大壮观,波涛汹涌的力量令人震撼。 远远望去,云山仿佛被它遮蔽,无处藏身。 自古以来
番社 社屋参差路转纡,社中忽见数番奴。 文身自昔称殊国,断发于今入版图。 墙以竹环皆郁翠,屋因茅构束薪刍。 争弹口里同心调,携手成婚醉酪酥。 注释: 1. 番社:古代对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点的一种称呼。 2. 社屋参差路转纡:形容社屋建筑错落有致,道路曲折蜿蜒。 3. 社中忽见数番奴:指在社屋内忽然发现了几位来自不同民族的男子。 4. 文身自昔称殊国:指纹身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双凤和鸣情深意笃,屈指算来年已二十。夫妻恩爱两情相依,然而命运多舛,一夜之间丈夫离世。 杜鹃啼血泣声哀婉,鸳鸯被血染红欲断肠。女子心如冰雪纯洁无瑕,为坚守节操轻生重义。 短短几句誓言寄托深情,面对亲人悲伤心情更加迫切。母亲不要担心我的残躯,我宁愿遭受薄命也绝不惋惜。 生死离别转眼即至,亲族纷纷前来悼念哀悼。精魂顷刻消散化为天地,此情此景堪比巾帼英雄。 君不见湘竹斑斑泪痕相传自古
登红毛城 高筑坚城自昔时,登临远眺快襟期。 潮声暗逐风声急,雁影还随日影迟。 鹿耳浮沉天以外,鲲身隐现水之湄。 于今休问当年事,总为王朝壮帝基。 注释: - 高筑坚城自昔时:修建坚固的城墙,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做法。 - 登临远眺快襟期: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心情舒畅愉悦。 - 潮声暗逐风声急:潮水的声音似乎也在追赶着风声,显得急促。 - 雁影还随日影迟:大雁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影子而移动,显得有些迟缓
【注释】海会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江口,又名白云寺,始建于东晋。青松:指寺院的古柏。鱼鼓:佛教法器中一种,形如鱼,击之能发出声响。鸟笙:佛教中的一种乐器,形如鸟。天开:指佛国。莲称社:指佛门。蜂台:指佛教讲经说法的地方,也即禅室。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海会寺游览时有感而发的诗作。首联两句以“白云”和“青松”为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颔联两句以“鱼鼓”和“鸟笙”为意象
【注释】 直从:直接从。澎岛:台湾,旧称澎湖岛。 阅:经历。几阅春秋:经过了几个春秋年头。 冈号木:山名。冈,山岗。 天涯胜迹:指著名的风景胜地。凤名山:凤凰山。 早潮:早上的潮水。鹿耳:地名,在今台北县淡水镇。 晚渡:傍晚渡海。安平:地名,今台南市附近。 遐荒:偏远荒凉的地方。辟贤关:开辟贤人进入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作者由台湾出发,一路游览了澎湖岛、凤凰山、鹿耳港等地
【注释】 1. 九日湖光好:九月的湖面景色美好。 2. 红渠一望奢:红色的荷花一眼望去,色彩艳丽。 3. 嘉名:美好的名声,这里指荷花的美丽。 4. 胜地培增华:美丽的景色增加了这个地方的繁荣和美丽。 5. 国色临秋水:国家的色彩出现在秋天的水面上。 6. 香风落彩霞:芳香的气息随风飘落五彩斑斓的晚霞。 7. 岁寒须共保,切莫妒黄花:在寒冷的冬天里必须保持坚强,不要轻易嫉妒那些盛开的菊花。
李钦文,字世?,台湾府治东安坊人。 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贡生。 曾任福建南靖训导。 能文工诗。 分订《重修台湾府志》,并分修诸罗、凤山、台湾三县志〖参考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人物〉、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学志〉。 〗。 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吴福助撰) 生卒年:?-
李衍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炊菰亭诗集》传世。他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也是乾隆乙酉科的举人,曾历任官职并最终在沔县担任知县。 李衍孙生于清高宗乾隆年间的惠民,字蕃升,号味初,其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均体现了清代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他的生平虽然较为普通,但诗歌作品却展现了不凡的艺术造诣。 李衍孙的作品主要以《炊菰亭诗集》为代表,这些作品记录了他对于自然景物
清江苏江宁人,字振庵,别字梅村,晚号悔翁、无不悔翁。 幼时家贫习商,后乃力学。 道光二十年举人。 咸丰初,因太平军入南京,逃至安徽绩溪,授徒为生。 后充鄂抚胡林翼幕宾,谋划镇压太平军。 所撰《乙丙日记》,述太平天国典制,颇具史料价值。 晚年授国子监助教衔。 学术初以三礼为主,作《礼服记》等。 后治舆地,补赵一清、戴震注《水经注》,释以当时地名。 另有《南北史补志》、《汉志志疑》、《江宁府志》
清代诗人李源,字星钟,生于茶陵(今属湖南省长沙市),是陈绮若的妻子。他以其创作的《星钟诗草》为世人所知,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才华。 李源的生平资料并不详细,其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因此难以对其生平进行全面了解。尽管如此,他的诗歌创作活动在清代文人中具有一定的地位,这一点从他拥有的作品集——《星钟诗草》可以看出。这部诗草集中收录了若干首作品,反映了李源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