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发,原名李应炅,清代诗人
李应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伯发,号又行,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在清代诗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李应炅的生平、作品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位诗人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伯发,原名李应炅,清代诗人
李应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伯发,号又行,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在清代诗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李应炅的生平、作品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位诗人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丙寅夜扶仲弟柩南还途次泣成 追忆平生痛雉罹,那知分手竟如斯。 爨湮逼几咿唔日,缇骑临门慷慨时。 身到尽忠方尽孝,人如吾弟是吾师。 泫然有泪凭谁洒,旅榇归魂好共随。 【注释】 1. 丙寅: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2. 雉罹(yī):指雉鸡,这里借指自己。 3. 爨(cuàn)湮(yān):灶烟上腾,炊烟弥漫。 4. 缇(tí)骑:指明朝官兵,穿红色战袍。 5. 旅榇:行装。 【翻译】
李应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伯发,号又行,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在清代诗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李应炅的生平、作品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位诗人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清代诗人李孚青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李孚青,字丹壑,是清朝合肥人,祖籍河南永城。他出生于1664年,卒于约1715年,其间跨越了清朝中叶的历史时期。 李孚青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文学创作,而且在于他对诗歌理论的贡献。他著有《野香亭集》,这部作品涵盖了自康熙三十七年至五十八年的诗歌创作,按年分卷。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李孚青深厚的文学造诣
李友太是清代的诗人。 字仲白,号大拙,出生于天津,属于清朝时期。他以读书和饮酒为生,自视甚高,但一生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著有《雍虛齋觀帖錄》和《曠真精舍觀畫錄》,这两部作品记录了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展现了他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
李光炘是清代的诗人。 字晴峰,号平山,生于1808年,卒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他出身显赫,家族世代为贡生或监生,其祖父、父亲、弟兄皆为官,享有“李百万”之称。李光炘自幼聪明过人,热爱读书,15岁入邑庠,21岁时已食廪。他的作品《龙川诗钞》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