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峰,原名李光炘,清代诗人
李光炘是清代的诗人。
字晴峰,号平山,生于1808年,卒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他出身显赫,家族世代为贡生或监生,其祖父、父亲、弟兄皆为官,享有“李百万”之称。李光炘自幼聪明过人,热爱读书,15岁入邑庠,21岁时已食廪。他的作品《龙川诗钞》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晴峰,原名李光炘,清代诗人
李光炘是清代的诗人。
字晴峰,号平山,生于1808年,卒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他出身显赫,家族世代为贡生或监生,其祖父、父亲、弟兄皆为官,享有“李百万”之称。李光炘自幼聪明过人,热爱读书,15岁入邑庠,21岁时已食廪。他的作品《龙川诗钞》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感怀 海上成连去不回,人间都道伯牙非。 知音纵有钟期在,一半琴心已化灰。 注释翻译: 1. 海上成连去不回:传说中,战国时代的伯牙擅长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到可以让鱼虾等水生动物感受到音乐的韵律而跳跃。有一次,伯牙乘船出行,遇到暴雨,于是船上的人都以为他不会归来了。但实际上,伯牙只是暂时停靠,不久就继续他的旅程。 2. 人间都道伯牙非:在人间,人们都认为伯牙并不是真正的知音,因为伯牙虽然善于弹琴
注释: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丁巳是农历的日期,夏日是季节,石琴是诗人的朋友。北上是指去北方,感赋是写诗表达感情。 兵气连凶岁,惊心六月寒:兵气指的是战争的气息,凶岁指战争频繁的年份,惊心表示震惊,六月寒指的是酷热的天气。 天戈频挫衅,国步太艰难:天戈指的是武器,挫衅是指挫败敌人的阴谋,国步指的是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太艰难指非常艰难。 东鲁儒宗大,南天雁影单:东鲁指的是东方的鲁国
注释: 1. 名世徒虚耳:名声和地位都是虚无的。 2. 休言王者师:别说我是王者的老师了。 3. 清樽辞旧雨:用酒杯告别过去的雨水,比喻岁月的流逝。 4. 梁木坏多时:梁木已经坏了很长时间了。 5. 尔我中年后:我和他都是中年之后。 6. 兵戈未了期:战争还没有结束。 7. 相逢问军旅:我们相遇的时候都在谈论军旅的事情。 8. 俎豆亦何为:为什么要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来祭拜呢
注释: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这是在丁巳年夏季送石琴北上而作的诗。 永夜不成寐,匡山旧梦长。:整夜辗转难眠,是因为想起匡山的旧事。 白莲三伏雨,红叶九秋霜。:夏天下着大雨,秋天叶子变红,都是因为天气变化无常。 此别一挥手,天涯孤棹行。:分别时,我挥一挥手,你独自一人踏上了远行的船。 临风吾有咏,仿佛话沧浪。:面对江风,我有感而发,仿佛在与大海对话。 赏析:
李光炘是清代的诗人。 字晴峰,号平山,生于1808年,卒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他出身显赫,家族世代为贡生或监生,其祖父、父亲、弟兄皆为官,享有“李百万”之称。李光炘自幼聪明过人,热爱读书,15岁入邑庠,21岁时已食廪。他的作品《龙川诗钞》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李友太是清代的诗人。 字仲白,号大拙,出生于天津,属于清朝时期。他以读书和饮酒为生,自视甚高,但一生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著有《雍虛齋觀帖錄》和《曠真精舍觀畫錄》,这两部作品记录了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展现了他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
李应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伯发,号又行,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在清代诗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李应炅的生平、作品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位诗人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清代诗人是狄曼农。 字学耕,江苏溧阳人。他的生平在历史上记载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于咸丰八年(1858年)来到台湾,其馀的生平详情已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