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越重之,日人,1896年来台担任新竹支厅员,续任台北县嘱托、新竹支厅秘书课长。
曾与新竹文人刘梅溪、罗炯南共编《新竹厅志》。
善诗歌,王松《台阳诗话》提及日人所刊新竹案内中有名士便览的记载,乃众人投票之结果,其中诗人仅有三位,而波越重之得以列居其中〖参见王松《台阳诗话》(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下卷,页57。
〗,可见诗艺,(黄美娥撰)
生卒年:?-?
波越重之
查阅内容
拂晓入九芎林街,四更鸡唱破霪霖,爽气侵衣转觉森。 拂晓入九芎林街:早晨刚进入九芎巷的街道。 四更鸡唱破霪霖,爽气侵衣转觉森:夜深人静时,公鸡的啼叫声打破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清新的空气让人感觉凉爽而舒适。 杖底云开疑拂晓,一弦月挂九芎林:在九芎巷中漫步时,忽然间发现天空中的云朵开始散开,仿佛是天边的第一缕曙光即将到来。这时,月亮也悄然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为夜晚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 译文:
杂感 秋风荆棘海南关,谁唱当年行路难。 夜半豺狼声咫尺,一痕霜月渡前湾。 【注释】: - 杂感:一种诗歌体裁,多抒发作者的感慨和忧思。 - 秋风荆棘: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象征着环境的严峻和艰难。 - 海南关:古代边关地名,位于海南岛上。 - 行路难:形容旅途的艰险,难以行走。 - 夜半豺狼:指深夜里豺狼的叫声,象征着危险和恐怖。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霜月:指寒冷的月光
相关推荐
昌传钧是清代的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昌传钧的生平、作品以及其在文学上的贡献: 1. 生平简介:昌传钧,字旭初,是如皋人。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光绪癸巳年考取举人,并担任过广西龙胜通判的官职。昌传钧的人生轨迹反映了清代晚期文人的仕途变迁和生活状态。 2. 文学成就:昌传钧的诗歌创作在清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寄鹤亭侄》是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他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林直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子隅,侯官人。 林直一生经历了许多转折,但始终热衷作诗为文,心怀故国家园。他的诗词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以杜诗为宗,善于直接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其怀古感时之作尤其沉著,如《壮怀堂集》中的多篇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林遇春是清代的诗人。林遇春,字铁山,平远人,监生身份,曾任宛平石港口巡检。他的诗词创作在清代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留下了诸多传世之作。 林遇春的《辛未九日偕同人登城感怀》是他最著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更通过落日、孤城等元素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这种对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交融的处理方式,显示了林遇春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