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澹人(1795年~1850年)是清代的诗人。
一位来自台湾的文人,其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鲜为人知。他生于乾隆六十年,逝世于道光十年之间。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施澹人的详细生平和事迹大多只能依赖后人记载和整理。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感受,尤其是对经济治理、民生关怀等方面的关注。
施澹人(1795年~1850年)是清代的诗人。
一位来自台湾的文人,其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鲜为人知。他生于乾隆六十年,逝世于道光十年之间。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施澹人的详细生平和事迹大多只能依赖后人记载和整理。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感受,尤其是对经济治理、民生关怀等方面的关注。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诗的内容和译文之间要一一对应,关键词需要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 1.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先生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2. 福星载道海壖东,千里欣乘破浪风。 3. 地报偏灾移使节,士逢元礼仰宗工。 4. 种桑有术忠宣相,放赈因时富郑公。 5. 陋习革除施化导,从兹澎岛庆年丰。 译文: 1. 在壬辰年的1832年春天
壬辰,132年春,我捧檄来澎随同芸皋先生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注释: - 壬辰:指1832年,农历壬辰年。 - 捧檄:捧着公文(檄文)来某地。 - 奉旨:奉命。 - 檄:官府的文告。 - 彭:指福建的彭湖岛。 - 奉:接受。 - 随:跟从。 - 芸皋:即王芸皋,作者的朋友和同事。 - 观察:官职名。 - 查办:调查处理。 - 抚恤:救济安抚。 - 宸翰:帝王的御笔。 - 赐
福星载道海壖东,千里欣乘破浪风。 地报偏灾移使节,士逢元礼仰宗工。 种桑有术忠宣相,放赈因时富郑公。 陋习革除施化导,从兹澎岛庆年丰
姚元之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出生于1773年,卒于1852年,字伯昂,号荐青、荐青居士、竹叶亭生,又被称为“五不翁”。姚元之的一生与清朝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他通过参与编纂《高宗纯皇帝録》有功,未及散馆即授编修,后任陕西乡试正考官司、南京书房行走、侍讲等职,直至官至左都御史、内阁学士。 姚元之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反映在他的书画艺术上。他在绘画方面擅长人物、果品、花卉
胡公寿是清末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下面详细介绍胡公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 1.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胡公寿生于1823年,原名远,字小樵,后号瘦鹤、横云山民等。他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居沪上,并自居于东城,建立了寄鹤楼。 - 艺术成就:胡公寿在艺术领域造诣极深,能诗擅书,尤精画山水及花木竹石。他的绘画风格雄健浑厚,墨气淋漓,深受董源和米芾的启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艺术成就
姚升是清代诗人。 字扶东,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西山晚眺》这首五言律诗,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清代诗歌的特色与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