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乐,原名夏同善,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1,卒于公元1880
夏同善是清朝的诗人,字舜乐,号子松,原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他生于1831年,卒于1880年,逝世后归葬于杭州西郊的龙坞乡大清里。夏同善幼年丧母,随继母居住于外婆家。他的父亲夏建寅因仕途失意而弃儒经商。夏同善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对儒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舜乐,原名夏同善,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1,卒于公元1880
夏同善是清朝的诗人,字舜乐,号子松,原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他生于1831年,卒于1880年,逝世后归葬于杭州西郊的龙坞乡大清里。夏同善幼年丧母,随继母居住于外婆家。他的父亲夏建寅因仕途失意而弃儒经商。夏同善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对儒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邵汴生师招游南淀观荷小霁天光四野青,芃芃禾黍地含灵。 偶陪康乐游山屐,如到坡仙喜雨亭。 入座烟云俱改目,亲入鱼鸟亦忘形。 还期薄海和甘洽,社鼓冬冬报赛听。 诗句释义: 1. 小霁天光四野青,芃芃禾黍地含灵。 译文:小晴过后,天空的光线四散照耀,田野里一片青葱翠绿,那些茁壮生长的谷物似乎也充满了生命活力。 注释:霁,即晴朗;含灵,充满生机。 2. 偶陪康乐游山屐,如到坡仙喜雨亭。 译文
夏同善是清朝的诗人,字舜乐,号子松,原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他生于1831年,卒于1880年,逝世后归葬于杭州西郊的龙坞乡大清里。夏同善幼年丧母,随继母居住于外婆家。他的父亲夏建寅因仕途失意而弃儒经商。夏同善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对儒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韦谦恒是清朝的诗人。 字慎旃,号约轩,又号木翁,芜湖人。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充分反映了清代诗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背景。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胡思敬是清代诗人,字漱唐,号退庐,生于浙江仁和(今属杭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骈文家。 胡思敬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屡有佳绩。胡思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这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擅长诗词,还精通骈文,这些文学成就使他在当时文人中享有盛誉。 胡思敬的仕途起步于嘉庆十年(1805年),他中进士后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并历任多种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