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奕,元代诗人,其词作共28首。
韩奕生于元代的绍兴路萧山,后迁居钱塘。他的字为仲山,在武宗至大元年被授予杭州人匠副提举,随后迁任江浙财赋副总管。到了仁宗延祐四年,他更是被晋升为总管。尽管韩奕的仕途经历丰富,但他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诗作成就。
韩奕,元代诗人,其词作共28首。
韩奕生于元代的绍兴路萧山,后迁居钱塘。他的字为仲山,在武宗至大元年被授予杭州人匠副提举,随后迁任江浙财赋副总管。到了仁宗延祐四年,他更是被晋升为总管。尽管韩奕的仕途经历丰富,但他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诗作成就。
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晓发 - 关键词: 晓、发 - 注释: 此句描述诗人清晨起床后出发的情景。 - 赏析: 清晨出发,意味着诗人早起准备出行,表现出对旅途的期待和计划性。 第二句:忽念离家久 - 关键词: 忽、念 - 注释: 忽然之间想念自己离家已久。 - 赏析: “忽念”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突然感受,而“离家久”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距离感的增加。 第三句:寒江冒晓行 - 关键词: 寒
诗云: 桃李于人强自开,江城寒食客归来。 宫蛙鸣处空存冶,野鹿游时尚有台。 春事梦中三月破,繁华去后几时回。 流传庾信《江南赋》,不信当年事可哀。 我们将逐一进行诗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桃李于人强自开 - 解释:比喻春天自然地来临,无需人为努力。 - 背景:春天到来是自然的循环,不应强行使之开放。 2. 宫蛙鸣处空存冶 - 解释:虽然有青蛙在鸣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乍逢虽少慰,遽别又长思”意思是:初次见面虽然能稍解相思之苦
《晚步》 客愁思散步,力疾下高堂。 水暖知鱼乐,林幽识蕙香。 无风花信少,不雨菜畦荒。 解后西邻叟,闲谈到夕阳。 注释: 1. 客愁思散步:表达了诗人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愁绪和孤独感,想要通过散步来缓解心情。 2. 力疾下高堂:尽管身体疲惫,但依然坚持下楼散步。力疾表示尽力而为之。 3. 水暖知鱼乐:水温暖时,鱼儿会感到快乐,这里以鱼比喻人的心情愉悦。 4. 林幽识蕙香:树林幽深,能闻到香气
海云南轩 岩内古禅居,云霞百顷余。 频过如住近,久客似来初。 露竹晴檐冷,松风夜阁虚。 愿陪宾主后,终老读残书。 注释: 1. 海云南轩:海云南轩,指位于海边的南面轩窗。 2. 岩内古禅居:指山岩中的古代佛寺住所。 3. 云霞百顷余:形容云霞美丽壮观,如同百顷之广。 4. 频过如住近:频繁路过像住在附近一样。 5. 久客似来初:长时间居住的人就像刚来到这里一样。 6. 露竹晴檐冷
挽友人醉死 自得杯中趣,俄然逝此身。 是非尘境梦,生死醉乡人。 夜雨空尊泣,春云画翣新。 老年哀易动,何况是比邻。 注释: 1. 自得杯中趣:在酒杯中找到了乐趣,享受其中。 2. 俄然逝此身:突然之间离开了这个世界。 3. 是非尘境梦:是非如同梦幻一般。 4. 生死醉乡人:生死如同在醉酒乡中。 5. 夜雨空尊泣:夜雨中空着酒樽哭泣。 6. 春云画翣新:春季的云朵像画一样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隐者独卧高堂,白首衰翁的形象,表达了对隐居者不慕荣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独卧”二字,便已让人想到一位年事已高的老者,在高堂四壁空荡荡的地方,孤独地躺了下来。这里用一“独”字,突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高堂四壁空”,是说这间房很高很宽敞。“空”字既指屋子的高大空旷,也暗指主人的高洁清雅、不为世俗所累的精神境界
次韵答王宗常 嗟叹您在荒岭之外,高卧日蹉跎。 古道人来少,闲门叶落多。 家贫因世难,身病是诗魔。 一自山中别,流年疾似梭。 译文: 我叹息你在荒岭之外,高卧日蹉跎。 古道人来少,闲门叶落多。 家贫因世难,身病是诗魔。 一自山中别,流年疾似梭。 注释: 嗟叹:表示叹息、感叹。 荒岭外:荒僻的山岭之外。 高卧:指安闲地躺着。 蹉跎:时间过去,没有成就或进展。 古道:古老的道路。 来:人或动物走来。
偶意 残雪净园池,春风动柳枝。 贫还存旧业,身老见清时。 留客尝新酒,教孙诵古诗。 青山频在望,思欲问归期。 注释: 1. 残雪净园池:形容春天到来时,残雪已经融化干净,池塘变得清澈见底。 2. 春风动柳枝:春风拂过,柳树枝条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3. 贫还存旧业:尽管生活贫困,但依然保持着过去的事业或手艺。 4. 身老见清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珍惜清静美好的时光。 5. 留客尝新酒
【注释】 独坐:独自坐着。世味老来淡:世间的人情世故随着年岁增长而渐渐淡薄了。闭门欣独居:关上门,独自居住。一闲僧亦羡:一个悠闲的和尚也羡慕我这种清静的生活。多癖友常疏:有许多爱好的朋友总是疏远了我。竹露头梳冷:清晨,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竹林时,露珠挂在嫩竹上,显得格外清凉。茶烟梦觉初:在茶烟袅袅升起、朦胧中醒来的一瞬间。诗怀并酒兴,不乐复何如:我的诗情和饮酒的兴致都消失了,这又何必呢? 赏析:
允端,字正淑,姓郑氏,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也。 其大父通判吴郡,徙居焉。 饶于赀,有半州之目,世称花桥郑家。 允端姿禀秀慧,尤善诗歌。 归于同郡施伯仁,儒雅士也,相敬待如宾客。 至正丙申,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郁郁致病而卒,年仅三十,窆于城东之南冈。 宗族之士相谓曰:郑氏有容、有言、有学、有识,行孚中闺,可象可则。 贞以厉己,懿以成德。 有合谥典,宜谥曰贞懿。 所著有《肃雍集》,其自题曰
杨允孚是元代的诗人。 杨允孚,字和吉,江西吉水人。他在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杨允孚以其布衣的身份,携带行李,走过万里之路。他穷尽西北之胜,记录了山川物产、典章风俗等。 杨允孚曾任尚食供奉之官,多次扈从顺帝巡幸滦京。他的诗作《滦京杂咏》中记录了大量的山水景物、物产以及朝廷的礼乐文化。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当时的政治景观,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