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蒙古逊都思氏,字彦明。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
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
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
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
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
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
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
谥忠肃。
生卒年:1308-1366
元蒙古逊都思氏,字彦明。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
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
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
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
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
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
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
谥忠肃。
生卒年:1308-1366
玉立双峰古寺深,团团桂树结清阴。 编蒲尽孝追尊宿,制锦成文重士林。 常日谈经山鬼听,有时持钵洞龙吟。 远公曾许渊明醉,又寄诗来动客心。 注释: 1. 玉立:形容山峰如美玉般挺拔、秀丽。 2. 双峰:指两座山峰。 3. 古寺:历史悠久的寺庙。 4. 桂树:一种常绿树种,其叶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小,白色或黄色。 5. 清阴:清凉宜人的阴凉。 6. 编蒲:用蒲草编织成的蒲团。 7. 追尊宿:尊敬前辈
【解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都城南庄》。 “避地东鄞郭外居,坐无斋阁出无舆。云山满眼常观画,烽火连年近得书。”此联是写自己隐居在东鄞城外,虽无斋阁、车马可坐,但眼前有山有水,可以欣赏山水;虽远离家乡,却能时时收到妻子寄来的书信。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感情。 “坐久颇能评海错,交深多感馈鲈鱼。论文正欲频相过,门掩清风客到疏。”此二句写自己与妻子的情深意长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以高节书院为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扬。 首句“远聘羊裘到汉庭”,意思是说有位贤士,远道而来,穿着羊皮袍,来到汉朝朝廷。这一句描绘了贤士的形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竟忘龙衮略仪刑”,意思是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想着为国家做事,而不再拘泥于个人的名利得失。这是对贤士高尚品质的赞美,也表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先生不为干人爵”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每见诗文湖海上,前年相识北来初。 - “每见诗文”,意即常读诗作、文章;“湖海上”通常指代某个特定的文学或学术环境,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文人聚集的场所。 - “前年相识北来初”,表明诗人在北方刚到达时便遇见了这位上人,两人之前未有交集。 2. 客边邂逅情何密,方外交游迹似疏。 - “客边邂逅”描述的是诗人身处他乡,与上人相遇的情景。 - “情何密”表示尽管是偶然的相遇
【注释】 游育王山:游历育王寺。舍利,佛祖遗下的骨头或身体其他部分的结晶体。雨花无数散诸天:指佛骨被雨淋后化作无数的花片散在天空中。澹(dàn)游叟:即张继,字文潜,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洪州盐铁判官等职。他曾泛舟东湖,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历育王寺时所见的景物。首联描写了育王寺的历史和古迹。寺庙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但香火不断;佛像有光耀半榻之奇观
这首诗的原文是: 游天重山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 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 承恩赐额开名刹,奉敕文碑荷圣朝。 晨鼓暮钟思补报,行看四海甲兵消。 逐句释义: 1. 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 - 山环绕着九个山峰,翠绿而巍峨,仿佛伸手就能触及天际;太白星照耀着大地,手可及之。 2. 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 - 进入松关时,云雾缭绕,仿佛与云端相接;天连宝阁上
【译文】 曾经派遣仆人奉上商学士山水图一幅作为见心禅师的寿礼; 还曾和师一起宿在大慈山,吟诵过金左丞壁上所题的诗韵; 而师有“白河影落千峰晓碧海寒生万壑秋”之句,所以末章也作了同样的诗。 慈云高阁起层阴,中有蒲庵老见心。 海内才名通晓苑,江南声誉冠丛林。 寄诗常愧刊文集,送画何烦赠屦金。 前月清游得三友,寒生万壑最能吟。 注释: 慈云高阁起层阴,中有蒲庵老见心。 海内才名通晓苑,江南声誉冠丛林。
注释: 相过有约待秋风,今到招提八月中。 已经实现了我们约定的登临观赏,现在来到招提寺是八月份的时节。 已遂登临陪杖锡,不烦来往寄诗筒。 现在已经登上了山,陪同我拄着拐杖游览,不需要你写来写去的诗简。 双峰对立开金粟,两涧交流贯玉虹。 两座山峰相对耸立,如同打开的金色粟米。两条溪流交汇流淌,就像贯连的玉带彩虹。 政好云泉共清赏,江头归棹又匆匆。 最好一起享受山水美景,在江边乘船回家时又很匆忙。
【注释】 大慈:即大慈寺,在今浙江天台县境。 次金左丞韵:是诗人和金左丞的诗相合。次,这里是应和、唱和的意思。 珠璎(yīng):指珠宝璎珞,这里指岩石上长出的花草树木。 石马:石雕马像。鸣秋:马嘶声。 红日:红色的太阳。扶:辅佐,帮助。 勋劳:功勋,功劳。 青山:青绿色的山。草木稠,草木繁盛的样子。 海风吹月上西楼:海风吹过月亮飞上了西边的楼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绝
杜若湖中试彩舟,波光千顷镜奁浮。 芙蓉露冷沧洲上,杨柳风清古渡头。 鸣鹤数声秋澹澹,闲沤几点思悠悠。 相过未尽登临兴,更把琴书且暂留。 注释:杜若(即杜若草)生长在水边,这里指泛舟的杜若湖。 沧洲:大河中的沙洲。 鸣鹤:鸣鹤亭。 澹澹:水波平静的样子。 闲沤:静水中的水花。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秋天,从洛阳经许昌、陈留到东都汝州时所作
方凤是元代的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方凤的生平、作品风格及文化成就: 1. 基本信息 - 生卒年月:方凤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享年八十二岁。 - 字号别称:他自号岩南老人,字韶卿、韶父,一字景山。 - 籍贯出生地:出生于浦江后郑村,自幼喜爱学习,并有不凡的学识基础和诗歌才华。 2. 文学生涯与成就 - 早年经历
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女真族人。 姓奥敦,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 元初人。 至元六年(一二六九)曾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任河南、河北道提刑司佥事,任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 今存小令两首,套数三曲。 生卒年:?-
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 年三十始折节读书。 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 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 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 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 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 洪武初,徙濠梁卒。 有《玉山璞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