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女真族人。
姓奥敦,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
元初人。
至元六年(一二六九)曾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任河南、河北道提刑司佥事,任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
今存小令两首,套数三曲。
生卒年:?-?
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女真族人。
姓奥敦,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
元初人。
至元六年(一二六九)曾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任河南、河北道提刑司佥事,任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
今存小令两首,套数三曲。
生卒年:?-?
双调 · 蟾宫曲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释义:西湖的水波浩渺,湖面宽阔如百顷,四周环绕着风起浪涌的风潭。湖上十里的荷花散发出阵阵香气。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这里都能展现出宜人的风景。这里的景色美丽得就像是西施在淡妆或浓妆之间变换一般。船儿在水中穿梭往来,游客们尽情地欢笑
注释: 西湖的烟雾弥漫,水波浩渺,十里长堤上飘溢着荷花的香气。天气适宜,适合阴雨或晴天,也适合西施淡抹浓妆。船只尾尾相连,尽享欢声笑语,笙簧不绝于耳。春天温暖,花儿盛开,年景丰收,真是天上天堂,脚下苏杭。 赏析: 《蟾宫曲·西湖》是元代著名词人张可久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描绘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美好记忆和深深眷恋。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开篇三句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远树寒霞敛。疏星明碧汉,新月转虚檐。院宇深严,人寂静门初掩,控金钩、垂绣帘。喷宝兽香篆初残,近绣榻灯光乍闪。 注释: - 平林暮蔼(mùǎi):平坦的树林。暮霭(ài),傍晚的云气。 - 远树残霞敛(cán):远离的树林中残留的晚霞渐渐收敛起来。残霞,指夕阳西坠时天空中剩余的红霞。 - 疏星明碧(bì)汉(hàn):稀疏的星星在清澈的银河中显得格外明亮。 -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句解释: - "年深马骨高":岁月流逝,马骨变得高大了。这里的“高”字形容马骨因岁月而变得坚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尘惨貂裘敝":尘土覆盖,貂裘破旧了。这里的“尘”字暗示了环境的荒凉,而“貂裘敝”则形容衣服破旧,反映了生活的艰苦。 - "夜长鸳梦短":夜晚漫长,鸳鸯(一种水鸟)的美梦却很短。这里的“夜长”与“梦短”形成对比
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女真族人。 姓奥敦,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 元初人。 至元六年(一二六九)曾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任河南、河北道提刑司佥事,任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 今存小令两首,套数三曲。 生卒年:?-
方凤是元代的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方凤的生平、作品风格及文化成就: 1. 基本信息 - 生卒年月:方凤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享年八十二岁。 - 字号别称:他自号岩南老人,字韶卿、韶父,一字景山。 - 籍贯出生地:出生于浦江后郑村,自幼喜爱学习,并有不凡的学识基础和诗歌才华。 2. 文学生涯与成就 - 早年经历
英字实存,钱塘人。 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 历走闽、海、江、淮、燕、汴。 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 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 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 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 生卒年:?-
杨允孚是元代的诗人。 杨允孚,字和吉,江西吉水人。他在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杨允孚以其布衣的身份,携带行李,走过万里之路。他穷尽西北之胜,记录了山川物产、典章风俗等。 杨允孚曾任尚食供奉之官,多次扈从顺帝巡幸滦京。他的诗作《滦京杂咏》中记录了大量的山水景物、物产以及朝廷的礼乐文化。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当时的政治景观,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
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女真族人。 姓奥敦,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 元初人。 至元六年(一二六九)曾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任河南、河北道提刑司佥事,任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 今存小令两首,套数三曲。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