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深马骨高,尘惨貂裘敝。夜长鸳梦短,天阔雁书迟。
急觅归期,不索寻名利。归心紧归去疾,恨不得袅断鞭梢,岂避千山万水!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句解释:
- “年深马骨高”:岁月流逝,马骨变得高大了。这里的“高”字形容马骨因岁月而变得坚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尘惨貂裘敝”:尘土覆盖,貂裘破旧了。这里的“尘”字暗示了环境的荒凉,而“貂裘敝”则形容衣服破旧,反映了生活的艰苦。
- “夜长鸳梦短”:夜晚漫长,鸳鸯(一种水鸟)的美梦却很短。这里的“夜长”与“梦短”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与梦想的差异。
- “天阔雁书迟”:天空广阔,但雁群飞过时书信传递的时间却很慢。这里的“天阔”和“雁书迟”都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拖延。
译文:
岁月蹉跎,马儿已显老态,尘土覆盖其骨骼。昔日华美的貂裘已被穿破,显得格外陈旧。夜晚漫长,梦中的鸳鸯却匆匆离去,留下了短暂的回忆。天空辽阔无垠,但大雁飞行时,书信传递的速度却很慢,仿佛在故意拖延。我迫切地寻找归途,不再追求名利。我的心急切而坚定,恨不得将鞭梢折断,以驱散千山万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深情的比喻,展现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马骨、貂裘等物品的描绘,传达出岁月无情、生活艰辛的主题。同时,通过夜晚、天空、大雁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期待的画面。诗中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激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最后一句“恨不得袅断鞭梢”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重返家园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