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在铭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陶在铭(1840-1873年),字仲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陶在铭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中举人,并在同治庚午年间被任命为江西候补道。尽管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的诗词创作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在铭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陶在铭(1840-1873年),字仲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陶在铭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中举人,并在同治庚午年间被任命为江西候补道。尽管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的诗词创作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①挽曾国荃联:此诗是写给曾国藩的,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曾国荃(1824—1890),字伯涵,号藕舫,晚号果堂老人,湖南湘乡人,湘军名将。同治四年(1865)以两江总督署理钦差大臣,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光绪六年(1880)卒,年五十六,谥忠襄。 ②体用功该:体,指儒家经学;用,指儒学的应用和实践。该,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③子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壬辰仲春檄调上元留别高淳士民 在官滥吹易三年,回首春风入境天。 芳草一畦黄犊雨,晴波干顷白鸥烟。 清时桴鼓声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 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鸡犬独翛然。 注释: 壬辰仲春:农历二月,即阳历的三月。 檄:古代的一种公文,用来征召、召唤或晓谕。 调:调动。 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 檄调上元:就是调动官职。 留别:分别。 高淳:地名。 士民:指平民百姓。 译文:
粗官滥吹易三年,回首春风入境天。 芳草一畦黄犊雨,晴波干顷白鸥烟。 清时桴鼓声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 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鸡犬独翛然
陶在铭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陶在铭(1840-1873年),字仲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陶在铭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中举人,并在同治庚午年间被任命为江西候补道。尽管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的诗词创作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艺衡,清代广东海阳人,字博之,号寄亭,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陈艺衡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他深刻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背景,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哲思。通过他的诗作,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清朝中晚期文人的精神风貌,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环境
清代著名诗人“容甫”即通容,字容甫,是一位在诗歌领域有着显著成就的文学家和词人。 通容是江苏江都(今属江苏省扬州市)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但最终未能参加朝考,这反映出他的人生态度和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他的诗词创作主要以汉魏六朝为典范,展现出了清代中叶文人的精神风貌
陶元淳是清朝的诗人。他以其在官场的经历与对民生的关注,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清代诗人陶元淳: 1. 基本信息 - 字号生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科,因疾未能参加科举考试。二十七年,成为进士,并在廷对中提出针对西北和东南地区的赋税问题。 - 文学成就:有《南崖集》、《明吏传》和《广东志》等著作。 2. 诗歌特点 - 关注民生
陶在铭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陶在铭(1840-1873年),字仲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陶在铭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中举人,并在同治庚午年间被任命为江西候补道。尽管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的诗词创作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