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原名高縏,清代诗人
高縏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字九万,号菊磵,生于1170年,卒于1241年,祖籍今属浙江省的余姚。作为江湖诗派的一员,他以其才情和诗作在文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縏与当时的许多文人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互动无疑促进了他诗歌创作的丰富和发展。
九万,原名高縏,清代诗人
高縏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字九万,号菊磵,生于1170年,卒于1241年,祖籍今属浙江省的余姚。作为江湖诗派的一员,他以其才情和诗作在文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縏与当时的许多文人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互动无疑促进了他诗歌创作的丰富和发展。
【注释】 望江南 其二 同嫂氏过绿雪山房感赋二首:山房里,此日总伤神。门闭秋千空挂月,香埋金粉遍生尘。憔悴昔年人。 山房:指隐居的地方。 秋千架(qiú):一种供儿童游乐的木制设施。 月:指月亮。这里代指妻子。 香埋金粉:用金粉做成的香料,埋在香中。 尘:指灰尘。这里比喻被遗忘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丈夫去世后独自生活的痛苦心情。诗前两句写她独居山房时的心情。“山房”
【解析】 1. 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古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 2. 绿窗人静:指深闺少妇。 3. 永日如年:形容日子过得很慢。 4. 残春如梦:残春,指暮春。比喻春天即将过去。 5. 江村雁影:指诗人在归家途中看到成行的大雁。 6. 离怀难消遣:离别之情难以排遣或消除。 7. 兔颖蘸酣:用笔蘸着墨水写,形容写字时心情激动。 8. 玉露啼花:形容初秋时节的海棠花盛开,露水晶莹,花瓣娇嫩欲滴
注释:山房里,往事足追寻。晓阁校书同问字,午窗斗茗罢拈针。 一局向花阴。 译文:山房里,往事足追寻。晓阁校书同问字,午窗斗茗罢拈针。 一局向花阴。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适的山居生活图。诗人借“绿雪山房”为题,以清丽的语言抒写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自己悠闲自在的心境。前四句是说,山中幽雅宁静,可以尽情地寻旧访古,在晓阁里校书问字,午后在窗下斗茶品茗,闲暇之余又绣花捻针,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一声杜宇,早叫破、绿窗人静。度永日如年,残春如梦。 归尽江村雁影,独有离怀难消遣,便说煞、有谁能省。 将兔颖蘸酣,云笺书破,怎传幽恨。 ■凝。何期忽到,天涯芳信。把往事闲吟,离情细数,知我年来瘦损。 玉露啼花,海棠困雨,多少泪珠红沁。最苦是、两地思量,间阻不教愁醒
高縏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字九万,号菊磵,生于1170年,卒于1241年,祖籍今属浙江省的余姚。作为江湖诗派的一员,他以其才情和诗作在文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縏与当时的许多文人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互动无疑促进了他诗歌创作的丰富和发展
郭福衡是清代的诗人,字友松,出生于娄县(今上海市松江)。郭福衡在同治十二年(1872年)中举人,他的文学成就在清代诗坛有着一定的影响。 郭福衡不仅是一位举人,也是一位书画家。他在诗词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创作,其作品多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淀山烈女亭银杏树歌》便是他作品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淀山烈女亭银杏树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态度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