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鹄,晚唐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中和间(公元883年左右)。
史书常将其与晚唐诗人来鹏混为一人,然实非如此。
来鹄为文师韩柳,文格高绝。
大中、咸通(宣宗、懿宗年号,公元847——873年)中,声价益籍甚,然累举不第。
僖宗广明时,遭遇黄巢庚子之乱(即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陷长安,僭号称帝),避乱游荆襄。
南返途中,于中和间客死于维扬(今扬州)。
“师韩柳为文,大中、咸通间才名藉甚”、“时遭广明庚子之乱,鹏避地游荆襄,艰难险阻,南返。
中和,客死于维扬逆旅。
主人贤,收葬之”(《唐才子传》)。
来鹄以文名,《全唐文》收录的署名为“来鹄”的九篇文章,即《圣政纪颂并序》、《隋对女乐论》、《儒义说》、《相孟子说》、《仲由不得配祀说》、《针子云时说》、《俭不至说》、《猫虎说》、《读鬼谷子》均为来鹄所作。
来鹄散文“好取古事议论,自铸新解,而理周意圆,非苟为好异者也。
其作品法度严谨,字句精炼;《唐文粹》目为古文一类。
(吕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细究来鹄之文,可将其为文主导思想概括为“尊儒重道,心系民生”八个字。
这种思想体现于其创作中,又可分两点来阐述:一是尊崇儒学,以儒者之心而为文;二是关怀现实,发扬散文的讽喻作用。

生卒年:?-~88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