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
师事陈献章。
成化二十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
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
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
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生卒年:1455-1514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
师事陈献章。
成化二十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
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
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
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生卒年:1455-1514
峡山书堂 僧寺依山麓,书堂面水隈。 鼎湖龙驭远,禺竹凤声哀。 禹贡不及载,秦关尚未开。 如何二帝子,万里却能来。 注释 峡山书堂:峡山,山名;书堂,书房、学堂。此诗描写位于峡山的寺庙和附近的书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画卷。 僧寺依山麓:僧人居住的寺庙靠近山麓。 书堂面水隈:书堂面对着水流弯曲的地方。 鼎湖龙驭远:指秦始皇的陵墓“鼎湖”,传说中象征着帝王的龙驾已经远离。
诗句翻译与赏析: - 草木欣春至: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草木欣欣向荣。 - 尘埃向日忙: 阳光下,尘埃飞舞,似乎在忙碌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 笙歌闻永夕: 在长久的夜晚中,听到悠扬的笙歌声。 - 风雨忆连床: 回忆过往的风雨之夜,与爱人共度长夜的情景。 - 一味千年药: 这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药材,寓意着对健康长寿的期望。 - 孤天万里航: 形容一个人孤独地航行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 -
诗句解释与分析 第一句:“南游宝陀寺,直上妙高台。” - 翻译:我在南方游览了宝陀寺,直接登上了妙高台。 - 注释:宝陀寺是佛教名胜之一,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直上"表示非常直接地到达目的地。 - 赏析: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在南游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美景的欣赏。 第二句:“前身德云主,今日长公来。” - 翻译:前世我是德云寺的主
【注释】 ①斥卤:指盐碱地。②陵谷:山丘与山谷。③蓁(zhēn陈):野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泉自比。全诗通过对清泉的描绘,表现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海滨多斥卤,此水独称真”。在海滨地区,到处是盐碱之地。只有此地,水质甘美,清澈甘甜。这两句写清泉之异,突出其清甘特点。 颔联:“泉脉应通海,清甘故可人。”泉水从地下涌出,其源头应与大海相连。由于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关的诗句。“去去还乡好”,意为:归去归去回家好;“悠悠行路难”,意为:漫漫旅途真难过。“花开应有觉”,意思是:花儿开放时,人们应当有所感觉;“草色亦无端”,意思是:草地的颜色也莫名其妙。“明到三春放,高歌且剧欢”,意思是:明天春天到来时,我要纵情歌唱,尽情欢畅。赏析:这首诗是送别之作
【注释】 干戈四起:指战争不断发生。际:临,当。保障:保卫。孤城:指孤立的城池,这里借指国都长安。日出氛埃净:太阳升起时云雾消散。氛埃:雾气和烟尘,这里代指战乱。春回草木荣:春天到来,草木复苏,比喻国家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群凶如瓦解:众叛亲离的人如同散沙瓦块一样。大难逐潮平:巨大的灾祸被冲走消失。辕门:古代将军驻地的大门,这里借指朝廷。陨星:陨落的陨石,这里指皇帝驾崩。 【译文】 战争不断
杨公祠 其二 公昔维藩日,齐民有二天。 一心思活脱,两手救颠连。 节钺临危至,恩威到处宣。 粤人怀旧德,香火至今虔。 注释:杨公:指杨炯,唐朝著名诗人,曾被封为右相,后贬职岭南。他曾在岭南担任过官职。维藩:指维护国家边疆。一心思活脱,两手救颠连:用来形容他在治理地方时的仁爱和果断。节钺:古代的一种兵权。节,是兵器的柄;钺,是大斧头。临危至,恩威到处宣:指他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
【注释】 花田:即《咏牡丹诗》。 杨妃: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 专宫宠特奇(tè qí):专宠于宫中,特别受到宠爱。 生憎脂粉涴:讨厌脂粉沾染了脸庞。 不分月明欺:月光明亮时也不遮掩自己的美丽。 金屋人何在:问那金屋藏娇的人现在在哪里。 素馨名独垂:指牡丹的名字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人们所称赞的。 娇羞如可貌:牡丹的美丽娇艳如同美女的羞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描写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娇艳
西竺寺 路入碧山岑,松篁夹道阴。红尘开宝刹,城市有山林。日出袈裟静,风传梵呗深。偶来随喜处,瓶水照禅心。 注释: 1. 路入碧山岑:道路通向青翠的高山。 2. 松篁夹道阴:松树和竹林环绕在道路上,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3. 红尘开宝刹:世俗的红尘世界与佛教的清净之地相对照。 4. 城市有山林:城市的繁华与山林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5. 日出袈裟静:僧人在日出时分静静地坐着,袈裟随风飘扬。
【解析】 此诗为登镇海楼之作。首句写镇海楼高耸入云,俯视四方;次句以“佳名”点明楼名;第三、四句写楼之高峻,栏槛之平直,极尽楼之壮观;第五句写楼之高耸入天,尽览古今人事;最后两句写楼近罗浮山,远眺大海。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译文: 镇海楼高耸入云端,名声因它而更加响亮。 楼台建筑在天空之上,栏杆笔直如同北斗星。 高楼孤立地支撑着天地,可以尽情观赏古今世事。 秀美的景色近在咫尺
唐文凤是一位明代的诗人,以诗歌著称,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关于唐文凤的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生平:唐文凤,字子仪,号梦鹤,安徽歙县人。他的生卒年均不详,根据史料记载,他大约生活在明成祖永乐中期前后。 - 文学成就:唐文凤与他的父亲唐元父桂芳一同以文学擅名,两人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他的诗文风格丰缛深厚,摒弃了浮华,体现了他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2.
张嗣纲,字效忠。 清远人。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 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 有《戈馀诗草》二卷。 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生卒年:?-
梁有誉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字公实,出生于广东顺德。他于1519年10月9日出生,1554年11月27日去世,享年36岁。 关于梁有誉的生平,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之作。他的一些作品如《燕京侠客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梁有誉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参加了乡试并中举人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 师事陈献章。 成化二十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 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 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 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