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招是宋代的一种词牌,全名应作《南唐教坊词·征招》。此曲是一种有题序的杂言体散曲形式,分四十五字一韵,前后阕相呼对而成两部分。

宋初即已见,始盛行于金元时代,《钦定玉海类纂集说表》中则把其列为南宋中期以后的作品。“征招”是词调名,并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此曲的全名应作《南唐教坊词·征招》,是一首有题咏后的杂言体散琵琶,分四十五字一韵,“前后阕相呼对而成两部分”,故得此名。

宋初,以赵令畤为代表的“诗臣”将金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成长短不齐、间插铺叙的手法。以后这种文学形式得以兴起并盛行于元代至词学发展成熟后,“征招”的曲体和声律也逐渐丰富起来,宋末、金初已经很流行了。

宋代以后流传的“南唐教坊”词就是《征招》这个曲牌名的另一种表现。“南唐教坊”这个词最早见于刘克庄的《张著水调歌黄庭坚》,“征召”一词,则源自吴自牧编纂的《梦粱录·杂传记述》,将“征召”的词法用于写历史记载中。所以,无论是作为曲名或是作为一种文体,《征招》的名称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底蕴。

《征招》这一名词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征”字表明了一种时代特征;“招”,则体现诗人对诗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之高雅态度。因此《征招》一词可以被认为是宋初文人追求新奇、新颖的佳句,以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