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度,原名费密,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23,卒于公元1699
清四川新繁人,费经虞子,字此度,号燕峰。
少时远赴云南,奉父归蜀。
后因战乱,奉父流寓泰州。
其父邃于经学,密尽传父业。
又奉孙奇逢为师,与王复礼、毛甡、阎若璩为友。
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
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力辞。
有《弘道书》、《燕峰诗钞》、《古今笃论》、《中旨定录》等,其《荒书》纪蜀乱,载清兵屠杀川北居民事甚详。
生卒年:1623-1699
此度,原名费密,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23,卒于公元1699
清四川新繁人,费经虞子,字此度,号燕峰。
少时远赴云南,奉父归蜀。
后因战乱,奉父流寓泰州。
其父邃于经学,密尽传父业。
又奉孙奇逢为师,与王复礼、毛甡、阎若璩为友。
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
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力辞。
有《弘道书》、《燕峰诗钞》、《古今笃论》、《中旨定录》等,其《荒书》纪蜀乱,载清兵屠杀川北居民事甚详。
生卒年:1623-1699
【注释】 绝壁:指山崖陡绝如刀削。石壁:山崖上的岩石。虚:空阔。众木:许多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先:首先、最先。众木:许多树木(的叶子)。 日气射高楼:阳光照在高楼上。 僧少不鸣鼓(音dá):僧人很少,用不着敲鼓召集。 帘稀只挂钩(音gǒu hù ):门帘稀疏,只挂一个钩子。 却愁山雨重:担心山洪暴发。却:反而、反倒。山雨:山洪。重:大。 杼柚(zhù yǔ)卷溪流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是诗人在高邮与旧友重逢时有感而作的。首联以“难”字点出相逢后的处境艰难,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颔联写与友人相约耕读之地,表达诗人的归隐之意。颈联写高门大户的豪奢生活和白骨遍地的惨状之间的巨大反差。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答案】 ①高邮:即高邮湖,在今江苏省高邮县。②“相逢多”句:说两人相遇,处境艰难,如同在天涯海角一样。③“与子躬耕处”句
注释: - 野云片片接桥西:野外的薄云层层叠叠,仿佛是连着桥西边的天空。 - 可惜年华负柳堤:可惜的是年华已经辜负了柳堤。 - 江上雨来催书暝:傍晚时分,江上的雨声催促着人们写诗作书。 - 沙中雁起觉城低:沙洲上的大雁振翅而起,让我感到城墙都在微微倾斜。 - 寒边无信传春翮:寒冷的边境没有来信传递春天的消息。 - 荒圃宜归理旧畦:荒芜的花园里,最适合整理那些曾经种下却未能开花的园地。 -
【注释】 故国:故乡。到:至。 门:指户牖,门户。 云移峰顶寺,花落雨中村:云雾缭绕的山峰顶上有座寺庙,山村里花谢雨落,一派荒凉景象。 简:少,简单。 山深:山高,山峻。褐:同“鹤”,一种鸟。自尊:自高自大。 无书传子弟,耕凿任乾坤:没有书籍传给子孙,耕山打井任凭天地自然发展。 【翻译】 故乡不可到达,春风轻拂着关闭了门窗。 云雾飘荡在峰顶寺上,花落满地,雨水落在村庄里。 事务简单,人们来往稀少
晚江 昏气满孤屿,此时途尚遥。 天寒将作雪,风急欲收潮。 栖鸟黄云树,归人白板桥。 酒家随意宿,明日进兰桡。 注释: 1. 昏气满孤屿:傍晚的雾气弥漫在孤岛上。 2. 此时途尚遥:此时道路还很遥远。 3. 天寒将作雪:天气寒冷即将下雪。 4. 风急欲收潮:风力强劲,似乎要收住潮水。 5. 栖鸟黄云树:栖息的鸟儿飞向了黄色的云朵之上的树木。 6. 归人白板桥:回家的人走过白色的桥梁。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注解作答。“巴山断入秦”是说巴山中断了进入秦国的道路,这是从空间角度写景,“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是说长江水流经的汉水地区,春天将尽,而小船在江中漂流。“暮色愁过客,风光惑榜人”是说傍晚的景色让人心忧,而美丽的风景又迷惑了行船的人。“明年在何处,妻子共沾巾”是说自己明年身在何处呢?妻子和孩子都为此流泪
栈中 栈阁通秦道,青天未易行。 尽过奇绝处,不负有平生。 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 野花埋辇迹,幸蜀只空名。 【注释】: 1. “栈阁”句:指通过栈道进入秦地。 2. “青天”二句:说经过险要的地段,才能到达目的地。 3. “白马”二句:写马在岩石间穿行,牛在崖壁上耕作。 4. “野花”二句:写山野中的野花,掩埋了昔日的辇(帝王的车)印。 5. “幸蜀”三句:写蜀地虽好,但因路途遥远,终归徒然。
万方煦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伯舒,一字对樵。万方煦的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清代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后人研究和传诵的对象。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个人简介 - 基本信息:万方煦,字伯舒,一字对樵,是浙江山阴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仅限于诗歌创作,还涉及其他领域。 2. 文学成就 - 诗集《豫斋集》:万方煦的作品被收入其诗文集《豫斋集》,其中包含了多篇诗歌和散文
邹山,字宏景,号禹封,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以顺治辛卯举人的身份进入官场,并在玉山担任了知县。 邹山的诗歌创作主要收录在《清朝诗词大全》中,共包括一首五言律诗《初闻罢官》以及多篇其他诗作。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双重身份,不仅为研究清代诗人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