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骧云,榜名龙光,字雨生,号童光。
淡水头份庄(今苗栗头份)人。
参将黄清泰之子。
少时肄业福州鳌峰书院,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签分工部营缮司主事,及国史馆校对官。
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嘉义张丙起事,适省亲在籍,台湾道平庆令其作书劝谕闽粤庄民勿滋事。
又捐买谷石,救助贫民。
事平,补都水司主事,荐升营缮司员外郎。
曾赴西陵督办要工,往来寒暑七阅月,心力交瘁。
道光十七年(1837)分校京闱,取士多得人。
其诗作主要见于《彰化县志》〖参考陈培桂《淡水厅志》〈列传〉、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台银本。
〗。
(施懿琳撰)
生卒年:?-?
黄骧云
查阅内容
定寨望洋 此地当年旧战场,我来拾簇吊斜阳。 城边饮马红毛井,港外飞潮黑水洋。 一自云屯盘铁瓮,遥连天堑固金汤。 书生文弱关兵计,贤尹经纶说姓杨。 注释: 1. 定寨望洋:定寨望洋,即站在高处远眺,形容视野开阔,景色壮阔。 2. 当年:过去。 3. 此地:这里指的是古战场。4. 旧战场:曾经发生过战斗的地方。 5. 我来拾簇吊斜阳:我来此,是为了捡拾战场上的残垣断壁,以此来悼念逝去的英魂。 6.
龙井观泉 龙吸三江并五湖,化为泉水似真珠。 霖施六合闲仍卧,井养千家润不枯。 洗我两眶诗眼净,沁人全付热肠无。 分他一勺龙应许,龙目双睛定识吾。 【注释】 1. 龙饮:指龙从江河中汲水饮用。 2. 化:变成。 3. 霖:久雨,特指春雨。 4. 养:滋养,滋润。 5. 两眶:眼眶,眼睛。 6. 诗眼:比喻诗歌的眼睛,这里指的是诗词的精髓。 7. 全付:全部投入,全部奉献。 8. 应许:答应,允许。
鹿港飞帆 太平人唱太平歌,满港舂声欸乃多。 杨仆功成沙有骨,孙恩死后海无波。 官军锦舰飞如鸟,估客银帆织似梭。 寄语边防诸将吏,时虽清晏莫投戈。 注释: 1. 太平人唱太平歌,满港舂声欸乃多。 - 太平人唱太平歌:指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民歌唱着关于平安和繁荣的歌谣。 - 满港舂声欸乃多:形容港口中舂米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欸乃"是船工拉纤的节奏声,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连绵不断。 2.
碧山曙色 碧山碧色重复重,九十九尖峰闲峰。 天鸡唤醒金乌鸟,玉女擎出青芙蓉。 混沌初开早世界,盘古四顾无人踪。 我来扶杖入烟翠,口嚼飞霞如酒浓。 译文: 清晨的山林景色 翠绿山峰连绵不绝,九十九座峰峦静卧其中。 天边传来鸡鸣之声,唤醒了沉睡的太阳。 仙女捧出盛开的青芙蓉,迎接清晨的到来。 天地混沌之初,万物刚刚苏醒,世界还沉浸在宁静中。 我拄着手杖步入这幽静的山林,感受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虎岩听竹 虎岩最胜虎邱差,岩胜邱缘竹胜花。 肖凤鸣声开律祖,学龙吟调谱仙家。 淇园春半风初到,湘浦秋深月又斜。 玉版参禅参未了,瓶笙入耳索僧茶。 注释: 1. 虎岩最胜虎邱差:形容虎岩的景色或声音最为优美,超过其他地方。 2. 岩胜邱缘竹胜花:形容岩石和竹子都非常好,使得整个景观更加美丽。 3. 肖凤鸣声开律祖,学龙吟调谱仙家:形容竹子的声响如同凤凰的歌唱,能够开启古代的音乐律法
清水春光 到处寻春未见春,原来春在此藏身。 译文:我四处寻找春天,却始终看不到春天的影子,原来春天就躲在这山中。 注释:寻春,寻找春天。此处指寻觅春天的踪迹。 山都献笑齐描黛,溪但范花不着尘。 译文:山都仿佛在微笑,用黛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溪水轻轻荡漾着花朵,却没有沾上尘埃。 注释:山都献笑,用笑容来形容山的美丽。齐描黛,用黛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范花,轻轻荡漾着花朵。不着尘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亭子和月亮的诗,通过描绘亭子的高耸、月亮的皎洁以及夜晚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丰亭坐月 亭高百尺插晴空,小住浑疑坐月宫。 注释:亭子高达百尺,仿佛插在晴朗的天空中,住在这里仿佛坐在月宫中一样。 赏析:诗人站在亭子里,仰望着天空中的月亮,感受到了亭子的高大和月亮的美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镜转一轮移左右,窗开四面挂玲珑。 注释:月亮在镜面上转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句的删改,最后分析吟咏的角度是修辞、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此题要求赏析“把君图画低徊看,上苑探花忆昔年。”一句中的“把”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拿起你的画细细欣赏,仿佛回到了上元佳节的那天,在上苑赏花,想起从前与她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上苑探花”指的是上元节赏灯
注释: 丰亭坐月:坐在丰亭上,欣赏月亮。 琴堂侧畔鼓楼边,亭插云霄月挂天:在琴堂的旁边,鼓楼边上有一个亭子,亭子高耸入云,月亮从天空中悬挂下来。 三五夜中凉似水,纵横坐处碧生烟:三更半夜的时候,清凉的感觉就像水一样。坐在那里,四周都是一片绿色,烟雾缭绕。 能游吏态当非俗,肯住诗心得不仙:能够自由自在地游玩,一定是非凡的人,不肯停留在诗的境界,就如神仙一般。 半线山川全幅画,一时都落酒杯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潭心突兀屿如珠”:这句诗描述的是潭中的小岛形状奇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2. “一片青红两色殊”:这句诗描述了岛屿的颜色,青红色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对比。 3. “并剪倩谁来割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欣赏,他想象着有人来割裂这片美景,但这种想象并不现实。 4.
相关推荐
清代诗人管绳莱,字孝逸,是江苏武进人。 管绳莱生于1784年,卒于1839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以长于诗古文而闻名。虽然他多次应举未中,但并未影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最终成为一位知县。 管绳莱在安徽含山时曾决疑狱、浚市河、固堤防,显示出他的实际工作能力。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建树,还在政治领域有所行动。他的诗歌创作同样值得称道,《小楼晚望》便是其代表作
蒋本生,字字臣,一字道生,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蒋本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举人的成就,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他的文学作品《湘生阁诗草》是他文学成就的集中体现,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 蒋本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其中尤其以诗作最为著名和受到推崇。《湘生阁诗草》便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集子
赵慎畛,清代诗人,字遵路,号笛楼,晚号蓼生。他出生于湖南武陵,是嘉庆元年进士,历任广东惠潮嘉道道台、广西巡抚等职。在任期间,赵慎畛以其深刻的为政理念和诗文成就闻名于世。 赵慎畛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他的学识与才干。他不仅在官场上有着显著的成就,还留下了诸多文学创作。其中,《桂林抚署二堂联》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了赵慎畛对于治理国家和为民从政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官员应以身作则,勤政爱民
黄骧云,榜名龙光,字雨生,号童光。 淡水头份庄(今苗栗头份)人。 参将黄清泰之子。 少时肄业福州鳌峰书院,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签分工部营缮司主事,及国史馆校对官。 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嘉义张丙起事,适省亲在籍,台湾道平庆令其作书劝谕闽粤庄民勿滋事。 又捐买谷石,救助贫民。 事平,补都水司主事,荐升营缮司员外郎。 曾赴西陵督办要工,往来寒暑七阅月,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