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年,原名熊少牧,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94,卒于公元1878
熊少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书年,号雨农,湖南长沙人。
熊少牧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年轻时因诗名闻于世,得到吴梅梁的赏识和高度评价,被誉为“超超等”,并被以国士相待。道光十五年,他考中举人,成为当时的文士们争相结交的对象。随后,他参加了多次考试,最终在道、咸年间以诗名著称。
书年,原名熊少牧,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94,卒于公元1878
熊少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书年,号雨农,湖南长沙人。
熊少牧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年轻时因诗名闻于世,得到吴梅梁的赏识和高度评价,被誉为“超超等”,并被以国士相待。道光十五年,他考中举人,成为当时的文士们争相结交的对象。随后,他参加了多次考试,最终在道、咸年间以诗名著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和不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痛哭红丸疾不起,选侍不移难未已。 译文: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加重,所以痛哭流涕。选侍(皇帝的贴身侍从)没有离去,国家仍然处于困境之中。 注释:红丸:指毒药。选侍:指皇帝的贴身侍从。难未已:国家仍然面临困难。 赏析:杨慎在诗中提到了“痛哭红丸”,这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诗句及译文: 1. 朝望白云飞,暮听慈乌啼。 - 注释:清晨观看白云飘荡,傍晚聆听乌鸦的啼叫。 - 译文:我每日看着天上的白云,听着地上的乌鸦鸣叫。 2. 引领盼亲舍,游子心凄凄。 - 注释:盼望着回到故乡,心中充满了忧郁和不舍。 - 译文:我急切地想要看到家乡的房屋,内心却感到凄凉和失落。 3. 忆我五龄时,失怙谁提携。 - 注释:我还记得五岁的时候,失去了依靠,是谁帮助了我? - 译文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友人即将离开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依依不舍之情。 天抹寒云酿雪迟,尊前忽听渭城词。 注释:天气寒冷,天空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仿佛要下雪了;在酒席上听到友人吟诵着《渭城曲》。 赏析:开篇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冬日送别的凄清景象。首句“天抹寒云酿雪迟”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阴云密布、寒风刺骨的景象,暗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冬天
暮抵山家 野径入苍翠,茅檐三两家。 夕阳犹在竹,小雨不妨花。 留客分云榻,呼儿汲井华。 山深无漏鼓,欲曙已鸣鸦。 注释: ①暮抵山家:傍晚时分抵达山中的住所。 ②野径入苍翠:荒野小路上弥漫着浓郁的绿色。 ③茅檐三两家:简陋的小茅草屋只有三家。 ④竹:指竹林。 ⑤云榻:云彩装饰的床榻,泛指供人休息的地方。 ⑥汲井华:用井水浇灌花朵,比喻勤劳。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抵达山中住所的情景
邓湘皋丈枉顾别十三年矣喜赋 秋窗静读南村集,忽枉高轩喜欲狂。 爱士一腔皆热血,著书两鬓有新霜。 丈人落落论风雅,穷鸟飞飞堕莽苍。 茗碗清谈对斜日,江天回首别情长。 译文: 我怀念邓湘皋已经三年了,今天终于见面了,心情喜悦得无法自持,就像喝醉了一样。他热爱读书,他的热血都在书中,现在他已经白发苍苍,但依然在写书。他谈论学问的时候,总是充满热情,他像一只飞翔的鸟,虽然身处荒野却依然自由自在
痛哭红丸疾不起,选侍不移难未已。拥驾嵩呼九庙安,六日出宫头白矣。 阁臣庸劣内臣私,刘孙赵左相维持。小臣再召预顾命,寸心耿耿先皇知。 岂不闻万工部,朝上弹章暮膏斧。岂不闻刘知府,夜醮未终惨对簿。 肝胆义激死生轻,二十四罪血缕缕。此疏一入会极门,凶珰骇栗褫其魂。 不杀东林无东厂,按名点将烟尘昏。吁嗟乎!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 白日矫翻三大案,群小罗织争为功。纵诛失律熊经略,岂有贪赃杨大洪。
熊少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书年,号雨农,湖南长沙人。 熊少牧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年轻时因诗名闻于世,得到吴梅梁的赏识和高度评价,被誉为“超超等”,并被以国士相待。道光十五年,他考中举人,成为当时的文士们争相结交的对象。随后,他参加了多次考试,最终在道、咸年间以诗名著称
廖腾煃是清朝的一位诗人,字占五,号莲山。 廖腾煃生于清福建将乐,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他的诗歌创作。他不仅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个有学识的人才选拔者,两度主持“典试”,所取之士多为孤寒知名之士,得到朝野舆论的一致好评。他在康熙中举人后,还曾任户部侍郎等职
黄彦鸿,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台湾淡水籍取中戊戌科二甲进士,同科翰林院庶吉士,与陈梦球、曾维祯、李清琦并称为台湾四翰林。 民国十二年(1923)二月初四卒于京寓,年五十八。 〖参考汪毅夫《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台北:幼狮文化,1998年。 〗 生卒年:1866-1923),1名宗爵,字芸溆,号金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