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立,原名邓显鹤,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77,卒于公元1851
清湖南新化人,字子立,号湘皋。
嘉庆九年举人。
屡试不第。
道光间官宁乡训导,以搜集彰显乡邦文献为己任,纂《沅湘耆旧集》,刻《王船山遗书》、《蔡忠烈遗集》,增辑《周圣楷楚宝》,编《欧阳文公圭斋集》。
有《资江耆旧集》、《南村草堂诗文集》等。
生卒年:1777-1851
子立,原名邓显鹤,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77,卒于公元1851
清湖南新化人,字子立,号湘皋。
嘉庆九年举人。
屡试不第。
道光间官宁乡训导,以搜集彰显乡邦文献为己任,纂《沅湘耆旧集》,刻《王船山遗书》、《蔡忠烈遗集》,增辑《周圣楷楚宝》,编《欧阳文公圭斋集》。
有《资江耆旧集》、《南村草堂诗文集》等。
生卒年:1777-1851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在金陵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全诗意境开阔,风格沉郁;句法上讲究错综变化,结构上多用对仗。 (1) 一叶蒲帆:一叶小帆船。指:指点,这里用作动词。石城:即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北长江北岸。指:指点,这里用作动词。无际: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暮云:傍晚的云,天色渐晚。天平:指金陵城的地势,金陵城西高东低,所以有“天门九重”之称,也称为天险。两句是说
【译文】: 你被派往福建,我到广东去,我们分别在南方和北方。 天意让我们今天在这里相会,可惜的是相逢的时侯正是分离的时刻。 离别的时候心情黯然悲伤,更何况是秋天天气多雨,三天里不停地下雨。 男子汉不应当流泪,但看到你却忍不住先流眼泪了。 北风呼啸寒气刺骨,黄河上的波浪连天的浪花翻滚。 东南方面你正急需才,富贵逼人知道不可避免。 对你说别忧愁失败,像你这样的人哪里找得到。
过襄阳书寄家遁溪丈 邓显鹤七言律诗赏析 1. 诗词原文翻译 - 终古沧桑几劫灰,行人过此一徘徊。 ——穿越千年沧桑岁月,留下几许遗迹令人徘徊。 - 依然汉水浮天去,不见庞公上冢回。 ——汉水依旧悠悠东流,庞公墓却已不复见当年回望。 2. 注释与关键词解析 - 襄阳:位于湖北省,为古代重要城市,历史悠久。 - 行人:指旅途中人,象征诗人自己或他人。 -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名士,其墓地在襄阳附近。
【注释】 赵北口:地名。早发:早晨出发。咿喔鸡声远,郎当铎语忙:早起的公鸡报晓声音渐远,远处传来铜锣的声音,忙碌的号兵开始起床。征人影在水,残月白于霜:清晨水面上只有征人的倒影,残月如霜一样苍白。犬吠渔村火,风吹蟹舍香:村中人家燃起火把,渔船上飘来阵阵鱼腥。酒旗摇树杪,隐约似潇湘:村边小酒馆里挂着酒旗,隐隐地映出潇湘山色。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行的情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首先指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重点词句来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登天津城楼书寄谭吾肩晏湘门两孝廉”的意思是:登上天津城的城楼写下这封信寄给谭吾肩和晏湘门两位贤孝廉;“笙歌声里驻行舟,丁字沽前暮霭收。”的意思是:在笙歌声中停下船行
笙歌声里驻行舟,丁字沽前暮霭收。 两岸人家多在水,一天烟月正登楼。 远帆历历津门树,平渚昏昏海国秋。 为报周南留滞客,无心我已学间鸥
清湖南新化人,字子立,号湘皋。 嘉庆九年举人。 屡试不第。 道光间官宁乡训导,以搜集彰显乡邦文献为己任,纂《沅湘耆旧集》,刻《王船山遗书》、《蔡忠烈遗集》,增辑《周圣楷楚宝》,编《欧阳文公圭斋集》。 有《资江耆旧集》、《南村草堂诗文集》等。 生卒年
潘陆,字江如,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学者和诗人。他以《穆溪集》留名史册,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 - 生平简介:潘陆,字江如,是吴江人。在明朝时期,他是一名明诸生。这意味着他曾经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了一名官员或学者。他的一生虽未完全脱离官场,但在文学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 2. 文学成就 - 诗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