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廉是清代的诗人,字雅廉,别号东庐,浙江鄞县人。
钱廉生于1640年,卒于1698年,他的生平经历较为特殊。钱启忠(钱廉的父亲)是明朝官员,而钱廉本人在清朝建立后,由于家族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选择隐居不仕。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一些诗文作品,其中《雪中旅怀》是其代表作之一。
钱廉是清代的诗人,字雅廉,别号东庐,浙江鄞县人。
钱廉生于1640年,卒于1698年,他的生平经历较为特殊。钱启忠(钱廉的父亲)是明朝官员,而钱廉本人在清朝建立后,由于家族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选择隐居不仕。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一些诗文作品,其中《雪中旅怀》是其代表作之一。
何事劳劳苦问津,能安此日是高人。 短屏题遍江枫句,小阁呼回好鸟春。 率尔到村披素鞸,便为把臂入林身。 今朝我亦渔郎矣,岂必桃源是避秦。 注释:为何要如此劳烦地询问,能在此地安然度日的才是真正的高人。在画卷上题满了秋天景色的句子,小阁楼中呼唤着春天的好鸟。随意来到村庄,穿上简朴的布鞋,就和朋友们一起进入山林之中。今天我也如同古代的渔夫一样生活,难道一定要像陶潜那样隐居在桃花源才叫避世吗? 赏析
飞花点点落轻裾,一树寒梅伴影孤。 夜与老僧依佛火,午随清磬入山厨。 乡关迢递思黄犬,须发摧颓感白驹。 自分不材甘世弃,蒲轮曾诏汉家儒。 注释: - 飞花点点落轻裾(点点飘落的花,落在了轻薄的衣摆上)。 - 一树寒梅伴影孤(一树梅花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单)。 - 夜与老僧依佛火(晚上和僧人在佛灯下一起), - 午随清磬入山厨(中午跟随清脆的磬声进入厨房)。 - 乡关迢递思黄犬(故乡远隔万里
【解析】 本诗为一首五言绝句。“爱尔篇章好”,即喜欢你的诗文文章,这是第一句。“临风见古人”,是说面对秋风时,看见你像古人一样在吟诗作赋,这一句是第二句。“讵无千载目,日益故乡贫”,诗人用反诘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这一句是第三句。“白发惭滫厚,青筩拭蠹频”,“白发”与“青灯”相呼应,表现了自己年老体衰之状,同时也暗含着对董文虎的同情。“嗟余亦寥落”四句写自己的处境
【注释】 1.禅关:佛家语,指禅宗的门户。 2.郭外山:即城郭外的山。 3.燕市里:指京城中。 4.松花一枕梦初间:以松花为枕,在梦中遨游。 5.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静坐于书房之中,闭目养神,远离尘世繁华的场景。诗人用“禅关”、“斜分郭外山”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松花一枕梦初间”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梦境中的畅快淋漓。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钱廉是清代的诗人,字雅廉,别号东庐,浙江鄞县人。 钱廉生于1640年,卒于1698年,他的生平经历较为特殊。钱启忠(钱廉的父亲)是明朝官员,而钱廉本人在清朝建立后,由于家族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选择隐居不仕。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一些诗文作品,其中《雪中旅怀》是其代表作之一
谢琯樵,名颖苏,初字采山,后改管樵、琯樵,号北溪渔隐,又号懒云,亦称懒云山人、懒翁。 福建诏安人。 父声鹤,能诗。 少负奇气,工技击,精书画,尤善水墨竹兰,为闽派代表画家。 咸丰七年(1857)来台,先后寓居台南吴尚沾举人家、台南海东书院、板桥林本源家,并曾北游三貂岭,时与大龙峒文士往来。 后又往新竹潜园为客。 流寓四年,台北李学樵、新竹李逸樵等均追随之,为当代流寓画家中之最具影响力者
钱淑生是清代的诗人。 字光琢,生于宁乡,后因家族迁徙而定居于此。她的诗歌创作主要在湘阴和新疆进行,其中《班氏诫笺注》一书便是她晚年的作品。钱淑生的生平事迹不仅丰富了她的文学创作,也反映了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背景
戴贞素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戴贞素,字祺孙、号仙俦,生于1883年,逝世于195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末期至新中国初期,其文学成就和文化影响力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从教育背景来看,戴贞素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北京大学的前身。这所学堂不仅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也为戴贞素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晚清时期的秀才
钱廉是清代的诗人,字雅廉,别号东庐,浙江鄞县人。 钱廉生于1640年,卒于1698年,他的生平经历较为特殊。钱启忠(钱廉的父亲)是明朝官员,而钱廉本人在清朝建立后,由于家族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选择隐居不仕。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一些诗文作品,其中《雪中旅怀》是其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