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卿,原名缪梓,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07,卒于公元1860
缪梓是清代的诗人。
字南卿,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07年),江苏溧阳人。他是道光八年举人,曾任金衢严道和浙江按察使等职。缪梓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历的官员。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在官场上的跌宕起伏,也有战场上的英勇抗争。
南卿,原名缪梓,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07,卒于公元1860
缪梓是清代的诗人。
字南卿,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07年),江苏溧阳人。他是道光八年举人,曾任金衢严道和浙江按察使等职。缪梓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历的官员。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在官场上的跌宕起伏,也有战场上的英勇抗争。
【注释】 朝:早晨。储胥:指储积军饷,准备战斗。夜握刀:夜间磨刀备战,准备打仗。无端:无缘无故。驿吏:驿站小吏,负责传递公文的官吏。支枕:枕着枕头听波浪声。涛:波涛。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南宋时期一位将领在西兴(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市)驻防期间的生活情景。 诗中第一句“朝护储胥夜握刀”,写的是将军清晨起来就忙着储备粮饷、准备作战的情景。第二句写到了将军晚上也时刻警惕,手握利刃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崇文书院讲学时所作。首句“早出涌金门”,即从崇文书院出发。次句“出郭凉意动”,写出门时,初秋的凉意扑面而来。三、四两句“凄然知已秋”,“凄”,是悲凉之意。“秋”字点明季节,说明此时已是深秋了。五、六两句“晨光转平楚,湖色上高楼”。描写了清晨的景色,阳光普照大地,湖上的景色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得明亮起来,这两句是诗人对景物的描绘。最后两句“讲舍钟声近,轻桡镜里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等;最后根据分析的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千家烟火接城闉”的意思是:炊烟袅袅升起,与城市的喧嚣相接。城,这里指代杭州。闉,城门外的土墙,这里指代杭州城。千家烟火接城闉,意思是说千家万户都在忙碌地烧饭做菜,烟雾弥漫
【注释】 朝护储胥夜握刀:早晨守卫驿站,夜里手握佩刀。 无端驿吏送迎劳:无缘无故的驿站官吏送来送去,劳烦劳累。 只今环海鲸鲵静:如今的南海上鲸鱼和鲵鱼安静了。 支枕秋听江上涛:靠在枕头上听秋天江上的浪涛声。 【赏析】 《西兴驿》,此诗作于作者赴任福建建安(治所在今福建建瓯)途中。诗人在驿馆中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 首句写“朝”,即清晨时分;次句写“夜”,即夜晚时分;三
缪梓是清代的诗人。 字南卿,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07年),江苏溧阳人。他是道光八年举人,曾任金衢严道和浙江按察使等职。缪梓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历的官员。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在官场上的跌宕起伏,也有战场上的英勇抗争
谢天枢是清朝的诗人,字尔元,号星源,是清代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谢天枢: 1. 人物生平: - 谢天枢生于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清代的一个知名文人。 - 他的科举经历颇为显著,在顺治辛卯年(1651年)中举人。 - 他曾担任过庆远推官的职务,这一官职通常涉及对地方行政的管理与监督。 2. 诗歌作品: - 谢天枢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极具特色
魏燮钧是清代诗人,字子亨,又字伯阳、公隐。 魏燮均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其书法艺术也颇受赞誉。他的作品《九梅村诗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通过阅读魏燮均的诗词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鞠耀奎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对鞠耀奎更为详细的介绍: 1. 基本信息 - 姓名:鞠耀奎,字晓洲,出生于荣城。他是一位恩贡生,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属于贡生之一,即通过官方考试并被授予功名的士人。 2. 文学成就 - 著作与贡献:鞠耀奎有一部名为《晓洲诗稿》的个人诗集,这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体现。他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仅存一篇,但足以展示他的诗歌才华。 - 风格特点:由于缺乏更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