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1837年—1873年)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子高,德清城区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尤其擅长经学和诗歌创作。戴望自幼聪明好学,立志读书,在父亲的早逝后,他孤苦伶仃,却发愤图强,致力于学问。他从小研读先秦古籍,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基础。以下是对戴望的介绍:
生平背景:戴望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周中孚是诂经精舍的名宿,这对戴望的学术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望少时倜傥有大志,补诸生后便一赴秋试,但最终弃举业专攻经学。他的学识深受西汉经师家法的熏陶,尤其是颜习斋的学说。
治学经历:戴望早年师从乌程程大可,学习《周易》《尚书》等经典,奠定了坚实的汉学基础。后来得到祖传的颜习斋书籍,使他更加深入研究西汉儒说,并专心于经学研究。他还与宋翔凤学习《公羊春秋》,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文学创作:戴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著有《颜氏学记》十卷,对颜、李学派进行了表彰和贡献。此外,他还有《戴氏论语注》和《谪麟堂遗集》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才华。
个人成就:戴望在同治年间曾充任江宁书局分校,专事校勘工作。他在这一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整理经验。他的作品如《立夏日雪》等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理解。
戴望作为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学者,其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学术和文学贡献,更在于他对后世的启迪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