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
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萧萧凉雨满江城,水国秋风感慨生。”首句写景,点明时节和地点。“秋”字总收全诗。“萧萧凉雨”描写了江城的天气,“满江城”说明下雨的时间之久,也暗示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接着两句是议论,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这两句既是议论,也是抒情。“凫鹤短长宁有定,鸡虫得失未须争”是说人生在世,应该看淡名利。“凫鹤”比喻贤士,而“鸡虫”则是俗物。
【注释】 夕磬(qìng):指傍晚敲的磬,用以报时。警虚堂:指寺院中寂静无声,人声罕至的空房。 一声:指雁叫的声音。闻白雁:听大雁鸣叫。青霜:指秋天降下的霜。 古柏:指寺庙里苍劲挺拔的柏树。旃檀(zhān tán):香木名。 半偈(jié): 佛教经文的一半,指佛经的节选部分。 赞公:即慧能禅师,唐代高僧,六祖。 【赏析】 这首诗是写夜晚在寺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写寺中清磬响动,人声寂灭
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
清代诗人“鳌图”是龚自珍,字伯麟,号沧来。他是清汉军镶红旗人,于宗瑛之子,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历任淮扬道和江苏按察使。 龚自珍的诗歌创作以七言律诗为主,风格多样,其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建树,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他的《来鹤堂静坐》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水患和诗人自身境遇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同时,他的其他作品也多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超普,清代诗人,字融峰,号萍寄,兴化人,是位颇具才华的文学艺术家。 超普的生平和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传递。在阅读他的诗词时,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文化追求
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