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原名顾敏恒,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46?,卒于公元1790?
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
立方,原名顾敏恒,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46?,卒于公元1790?
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萧萧凉雨满江城,水国秋风感慨生。”首句写景,点明时节和地点。“秋”字总收全诗。“萧萧凉雨”描写了江城的天气,“满江城”说明下雨的时间之久,也暗示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接着两句是议论,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这两句既是议论,也是抒情。“凫鹤短长宁有定,鸡虫得失未须争”是说人生在世,应该看淡名利。“凫鹤”比喻贤士,而“鸡虫”则是俗物。
【注释】 夕磬(qìng):指傍晚敲的磬,用以报时。警虚堂:指寺院中寂静无声,人声罕至的空房。 一声:指雁叫的声音。闻白雁:听大雁鸣叫。青霜:指秋天降下的霜。 古柏:指寺庙里苍劲挺拔的柏树。旃檀(zhān tán):香木名。 半偈(jié): 佛教经文的一半,指佛经的节选部分。 赞公:即慧能禅师,唐代高僧,六祖。 【赏析】 这首诗是写夜晚在寺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写寺中清磬响动,人声寂灭
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 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 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 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 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生卒年:1746?-1790
清代诗人啸溪,字清远,是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举人。 啸溪的生平和作品都显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