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字廉夫单父人宋末登科国初倅某州仕至朝奉郎太常丞兼直史馆有呜呜集行于世其诗说有云予政和丁酉任洺州教官是时括苍鲍慎由钦止出所注杜诗说天王守太白守读如狩于河阳之狩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马邑州在城州界予检唐书志宝应元年徙马邑州于盐井城钦止为有据矣旧注马邑属雁门与杜子美作诗处全无关涉后人遂谓王源叔谬于牵引不知源叔初不注杜诗予识其孙彦朝彦朝不说杜诗非其大父注盖彦朝不学见流俗皆读旧注因而认有可叹可叹好问常以此问赵礼部赵云廉夫前辈必不妄试更考之今日见吴彦高东山集有赠李东美诗引云元祐问秘阁校对黄本邓忠臣字慎思余柳氏姨之夫今世所注杜工部诗乃慎思平生究竭心力而为之者镂板家标题遂以托名王源叔翰林而王公前后记初无一语及此注而后记又言如源叔之能文止作记于后则源叔不注杜诗为可见矣举世雷同无为辨之者宣和近贵李东美有才藻善行书且喜作小楷所写杜集精密遒丽有足嘉赏为作古诗一篇纸尾因记邓公事后人闻此其谁不疑然予少时目击不可不识姑以告李侯非求信后人也彦高此说正与廉夫合近岁得浙本杜诗是源叔之孙祖宁所传前有序引备言其大父源叔未尝注杜诗廉夫彦高益可信故并记于此廉夫诗甚工如赋雪云雨屋无寒梦油灯有细香书怀云白发浑无赖朱颜更不回遮眼细书聊引睡扶头浊酒最关情此类甚多
生卒年:?-?
祝简
查阅内容
诗句翻译与赏析 - 诗句解析: 1. 操笔文章学古风,平生羞与腐儒同。 - 翻译:手持笔墨学习古代文章,我一生都羞于与那些迂腐的儒士为伍。 2. 相如虽有凌云赋,不及东方射守宫。 - 翻译:司马相如虽然有高超的文采,但仍然不如东方朔的射术精湛。 - 关键词注释: 1. 操笔文章:手持笔进行创作。 2. 古风:古代的风格或传统。 3. 腐儒:迂腐无知的读书人。 4. 相如:司马相如
诗词名《和常祖命二首·其一》的作者是祝简,具体创作于宋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祝简:宋朝时期的文人,与常祖有深厚的交情,此诗可能是他回应常祖的命题之作。 2. 诗句原文: 著书不得自名家,卷里蝇头散眼花。 未用一杯张翰酒,正须七碗玉川茶。 3. 逐句释义: - “著书不得自名家”:意指尽管有才华和能力撰写著作,却未能以此出名,即无法成为名家。 -
相国寺钟 寒鸡缩颈未鸣晨,已听舂容入梦频。 未必佛徒知警悟,祗能唤起利名人。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寒鸡:形容鸡因寒冷而蜷缩脖子的样子。 - 缩颈:指的是鸡因为寒冷或害怕而将脖子缩进身体中的行为。 - 未鸣晨:即在清晨时分还未打鸣。 - 未鸣晨:指鸡在冬天或者天还没亮的时候不会打鸣。 第二句: - 已听舂容入梦频:舂容指的是杵臼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连续不断。 - 入梦频
检旱 草树连云绿间黄,年饥村落自荒凉。 晚蝉抱树声声急,野菊迎人细细香。 注释: 1. 检旱:指干旱时节去田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2. 草树连云绿间黄:形容草原上长满了绿色植被,与黄色的云朵相映成趣。 3. 年饥村落自荒凉:由于年岁饥荒,村落变得荒芜破败。 4. 晚蝉抱树声声急:傍晚时分,树上的蝉鸣声急促而有力。 5. 野菊迎人细细香:野菊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迎接着行人的到来。 赏析:
《下第鱼台东寺》是金朝诗人祝简的作品,其全文如下: 病眼逢花亦倦开,流莺飞去误相猜。 多情却爱僧堂燕,才得春风却再来。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第一句:“病眼逢花亦倦开”: - “病眼”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的状态。 - “逢花”则是指诗人在生病或心情不佳时偶遇了花朵。 - “亦倦开”说明花朵虽然盛开但诗人却无心欣赏,可能是因为病痛或心情的疲惫使得他失去了赏花的兴趣。 2.
【赏析】 这是夏日的雨景,夏夜的雨来得突然、来得迅猛。诗人以“电掣雷轰”形容夏雨之来势如雷霆万钧,声震天地,以“晚来枕簟颇宜人”形容夏雨之夜的清凉宜人。而“小沟一夜水三尺,便有蛙声喧四邻”则描绘了夏夜大雨过后的景象。 全诗通过写夏雨,表现出一种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和谐之美。 首句写夏雨之快:“电掣雷轰雨覆盆”。闪电划破夜空,惊雷滚滚,雨点砸在头上,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这是多么急促
诗句原文: 雨后清寒满袖风,雁声南去暮云浓。秋来杞菊能多少,欲助盘餐自不供。 译文: 雨后清寒满衣袖,雁南飞时天边云渐重。秋天来了,枸杞和菊花又能有多少,想要帮忙准备饭菜,自己却无法提供。 赏析: 这首诗是魏文帝曹丕的《杂诗二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和雁南飞的情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雨后清寒满袖风,雁声南去暮云浓"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清新的空气中带着微凉
【注释】 虚斋长铗短灯檠:虚斋,指书房。长剑,比喻高洁的志向。盏盏,指灯火。短灯,即短檠,指低矮的灯台。明月当窗夜气清:当窗,指在窗户前。夜气,指夜晚的气氛。清,指清明静谧。 却掩尘编时闭目:却掩,关闭。尘编,书卷、书籍。时闭目,即时常闭眼沉思。胡床独坐听秋声:胡床,一种矮小的坐具。秋声,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联“虚斋长铗短灯檠”写诗人在书房中独自坐着,以宝剑自喻
【注释】春日:春天的景色。莺语:黄莺的鸣叫声。莺,黄鹂的别称,也泛指各种小鸟。相喧:互相喧闹着。浩荡:广大无边的样子。落花细点:落花纷纷落在街道上,像细点一样。禁街,古代京城中的官道。尘,这里比喻落花。游丝飞絮:飘荡在空中的柳絮和杨花。狂随马:随风飘扬,像骏马般地奔跑。迟日:阳光温暖而柔和的时候。风欲醉人:春风拂面,令人如醉。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舟次丹阳 晨钟声中船头东,清霜夜雾月明空。 注释: - 晨钟声中船头东:描述早晨的钟声随着船只的行驶在东方传来,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清霜夜雾月明空:“清霜”指清晨时分的霜气,而“夜雾”和“月明空”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色。 译文: 船只在清晨的钟声中驶向东,船外笼罩着淡淡的霜气,夜晚的雾气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高启的作品,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
相关推荐
庾天锡是一位在元代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其作品以杂剧为主。 庾天锡是元大都(今北京)人,字吉甫。他不仅担任了中书省掾、员外郎和中山府判等重要职位,而且他的文学作品也非常丰富,包括十五种杂剧。虽然这些作品现今已全部失传,但他对元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庾天锡的生平资料主要来源于古籍库中的记载,这些记载提供了他的生活轨迹和他在元代社会中的角色
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 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 仁宗庆历二年进士。 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 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 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 有《古灵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