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敏,原名管讷,明代诗人
管讷是明代著名诗人,字时敏,出生于明朝的松江府华亭县。管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以下将详细介绍管讷:
- 人物简介
- 出身背景:管讷,字时敏,出生于明朝的松江府华亭县。他的一生与明初政治紧密相连,从早期的文学成就到后期的政治生涯,他的人生经历了丰富的变化和挑战。
- 文学贡献:管讷不仅以诗歌见长,其作品《蚓窍集》收录了206首诗作。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捕捉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反映了他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 晚年归隐:年七十余后,管讷选择退居家乡武昌,享受禄养之福。楚王的挽留未能改变他的生活选择,他得以继续在武昌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
- 生平事迹
- 早期经历:管讷自幼即展现出过人的文学才华,能诗善文。他的早期经历包括在洪武年间征召为楚王府纪善的经历,随后升任左长史,服务了王近二十余年期间,以其忠谨著称。
- 辞官退休:七十余岁时,管讷因楚王的挽留而决定退休,享受武昌的安宁生活。虽然晚年不再参与政治决策,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文化事业的贡献。
- 主要诗词
- 《题长史胡去华画竹》: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老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竹子本身的雅致。首句“阿翁能爱竹”表达了老人对自然的亲近和高洁品格的追求。
- 《京中怀季翔·其二》:此诗表达了作者在京城思念朋友的情感和期待重逢的心情,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描绘。
- 《答友人雨中见寄》:这首诗通过雨声、风露、屋漏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文学风格
- 细腻观察:管讷的诗词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描绘,如《题长史胡去华画竹》,通过竹子这一元素,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 深情厚意:他的诗词常常透露出对亲友的深情厚意,如《题典仪柳以临九鸾白云图》中的描写,展现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 简洁明快:在一些诗作中,管讷也展现了其简洁明快的风格,能够用极少的文字表达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管讷是一位多产且富有才华的诗人,其诗词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也反映了明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朋友而言,管讷的作品无疑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