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刚,字南夫,一字南强,号容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授永丰县主簿。
调静江军推官。
丁外艰,服除,差江州教授兼濂溪书院山长。
累官知韶州。
度宗咸淳四年卒,年八十二。
事见《文山集》卷一六《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今录诗八首。
生卒年:1187-1268
刘元刚,字南夫,一字南强,号容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授永丰县主簿。
调静江军推官。
丁外艰,服除,差江州教授兼濂溪书院山长。
累官知韶州。
度宗咸淳四年卒,年八十二。
事见《文山集》卷一六《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今录诗八首。
生卒年:1187-1268
武夷九曲棹歌图其一 诗句释义: - 一曲初篙上水船: 描述了第一次划船时的景色。一开头就是描述在水上行船的开始,篙是撑船的工具。 - 翠岚苍壁挟洄川: 描述了山峦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这里的“岚”指的是山间的云雾,而“苍壁”则是指青色的山崖。"挟"表示夹住或包围的意思。"洄川"可能是指河流的回旋。 - 彩幢幔屋今何在: 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幢"是一种大型的旗帜,而"幔"是指帷幕等遮蔽物
武夷九曲棹歌图 八曲云山敛复开,长年倚棹立裴徊。 俄然听得林间语,知道新村贳酒来。 注释: 武夷九曲:指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 八曲:指的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八条溪流所构成的八个弯曲。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峰。 敛复开:形容景物变幻莫测,时而聚集、时而分散。 长年:常年;长久。 伫(zhù)立:久立不动。 裴(pǐ)徊:徘徊,来回走动,这里指久久站立不动。 林间语:指山林中的鸟语或人声。 知
【注释】 武夷:武夷山,在福建。九曲:指九曲溪。棹歌:船夫唱的歌。三曲:即武夷山的九曲溪。悬崖:山崖陡峭。插匦(kuò)船:船头插在山崖上。春秋:指武夷山的山体历经春秋岁月。又:再。黄心木:黄色的心材。控鹤仙人:传说中会驾鹤飞天的仙人。肯汝怜:是否可怜你。 【赏析】 《武夷九曲棹歌图》是一首描写武夷山风景的诗歌,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注释】: 九曲遥岑更郁然,板桥渔市引长川。 唤回白马宾云梦,来看桑麻万里天。 译文: 武夷山的九曲山脉更加郁然高峻,石板桥上的渔市引来了长长的水流。 把白马带回云梦,看看那万里桑麻翠绿无边。 赏析: 此诗描绘了武夷山区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前两句写武夷山九曲山脉的高大、峻峭,以及板桥渔市与长川相映成趣的景象。后两句写将白马送回云梦,观看万里桑麻翠绿无边的景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香城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香城寺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悟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首句“末行陶令里”中的“末行”指的是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陶潜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曾隐居于桃花源附近的田园之中。这里用“末行”来形容诗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示自己在香城寺中找到了一种与陶渊明相似的宁静与自在。 第二句“早自惯舁篮”,这里的“惯”表示习惯,“舁篮”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
这首《武夷九曲棹歌图》的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武夷九曲之一的九曲溪畔的自然风光。 第一句“一曲初篙上水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诗人站在九曲溪畔,看着一叶扁舟在清澈的溪水上行驶。初春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点点涟漪,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这一句通过描绘舟行之景,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翠岚苍壁挟洄川”
武夷九曲棹歌图 刘元刚宋词赏析 1. 诗句原貌 - 二曲崚嶒三石峰 - 当时秦女采芙蓉 - 至今汤沐临清泚 2. 翻译 - 二曲峻峭,有三座山峰如刀削般陡峭;当时的秦地女子在采摘荷花时被美景所吸引。直到现在,这里还保持着清澈的泉水,沐浴的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风情。 3. 注释 - 二曲:指武夷山的第二、第三曲。崚嶒:形容山势高峻。三石峰:指山中三座奇形怪状的山峰。秦女:古代对年轻女子的美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武夷九曲棹歌图 武夷山有九个弯曲,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景致。五曲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这里的云崖非常深邃。石门书屋指的是在岩壁上刻有文字的洞穴,它们被茂密的树林所包围着。堂堂不泯清风在形容这些洞穴如同一位威严的将军般守护着整个武夷山,而清风则代表了自然之美。一片寒潭映照出诗人的心境,他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回忆。 武夷九曲棹歌图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武夷九曲棹歌图 七曲催船快上滩,好山留与漫郎看。 经行雪瀑仙屏下,恍记斋堂夜帐寒。 注释: ①七曲:指武夷山的七曲溪。②漫郎:泛指游客。③庵堂:和尚的居所或寺院。④夜帐寒:形容夜晚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九曲的美景和游客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七曲催船快上滩”,描述了游客乘坐七曲溪上的船只快速地驶向险滩;第二句“好山留与漫郎看”,表达了游客对武夷山脉的欣赏之情;第三句“经行雪瀑仙屏下”
刘卞是宋代的诗人。 字子民,安定人,出生于军人家庭。他的生平资料表明他性格正直,不爱多言。尽管有关他具体的出生年份和去世日期的记录不详,但据记载,刘卞在西晋时期曾历任散骑侍郎、并州刺史等职,官至轻车将军、雍州刺史
郑汝谐是宋朝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和官员。 字舜举,号东谷居士,出生于中国浙江省青田县(今属浙江)。他是宋代的进士,曾历任两浙转运判官、吏部侍郎等职,直至致仕。他的仕途虽然并不显赫,但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值得注意。宋孝宗淳熙年间,郑汝谐因使节出访而闻名,孝宗特作御文相慰,尊称他为“老师宿儒”,并亲书“郑汝谐而能慧”于御屏上,高度评价了他的政绩
刘元刚,字南夫,一字南强,号容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授永丰县主簿。 调静江军推官。 丁外艰,服除,差江州教授兼濂溪书院山长。 累官知韶州。 度宗咸淳四年卒,年八十二。 事见《文山集》卷一六《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今录诗八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