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曲悬崖插匦船,春秋八百又千年。
不知天地黄心木,控鹤仙人肯汝怜。
【注释】
武夷:武夷山,在福建。九曲:指九曲溪。棹歌:船夫唱的歌。三曲:即武夷山的九曲溪。悬崖:山崖陡峭。插匦(kuò)船:船头插在山崖上。春秋:指武夷山的山体历经春秋岁月。又:再。黄心木:黄色的心材。控鹤仙人:传说中会驾鹤飞天的仙人。肯汝怜:是否可怜你。
【赏析】
《武夷九曲棹歌图》是一首描写武夷山风景的诗歌,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悠久的历史。
首句“三曲悬崖插匦船”,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的险峻和船只的惊险。悬崖峭壁之上,船只如同插入其中,令人惊叹不已。这里的“悬崖”指的是武夷山的峭壁,而“插匦船”则是形容船只在峭壁上行驶的惊险景象。这一景象让人联想到古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次句“春秋八百又千年”,则进一步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沧桑与岁月沉淀。从春秋时期至今,武夷山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雨变迁,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这里的“春秋”不仅指的是时间,更是对武夷山历史的概括。而“八百又千年”则强调了武夷山的历史之长,以及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非凡意义。
第三句“不知天地黄心木”,则是诗人对武夷山独特木材的感慨。黄心木因其独特的质地和色泽而闻名于世,是武夷山的象征之一。而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不知天地间是否有如此珍贵的木材。”这反映了诗人对武夷山自然之美的珍视和赞叹之情。
尾句“控鹤仙人肯汝怜”,则是一种寓意深远的表达。仙人驾鹤飞天,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美好境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希望被仙人所怜惜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这里的“控鹤仙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美好境界,而“肯汝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九曲溪的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