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益,原名薛朋龟,宋代诗人
薛朋龟,字彦益,鄞(今浙江宁波)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授仙居县尉,改楚州司录。
钦宗靖康间擢为奉议郎,监行在登闻检院兼权工部郎中,又兼权吏部。
出知兴国军,奉祠。
于知衡州任致仕。
在里门与汪思温辈结社林下,时称四明五老。
有《彦益先生集》二十卷,已佚。
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甬上耆旧诗》卷二。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
彦益,原名薛朋龟,宋代诗人
薛朋龟,字彦益,鄞(今浙江宁波)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授仙居县尉,改楚州司录。
钦宗靖康间擢为奉议郎,监行在登闻检院兼权工部郎中,又兼权吏部。
出知兴国军,奉祠。
于知衡州任致仕。
在里门与汪思温辈结社林下,时称四明五老。
有《彦益先生集》二十卷,已佚。
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甬上耆旧诗》卷二。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
【译文】 七十二位贤人已渐远逝,如今只有岱岳山独自存在。 烟云中书写着秦代的碑文,万鬼千神都来朝拜汉朔。 白天阳光下雕花彩旗迎风招展,夜晚仙乐在天上飘荡。 登上日观峰、天门宫,只见山峰耸立如双鞋、藜杖。 吴门一带见得几人?从前寂寞的空山春色。 溪边山谷忽然有了生机,一夜之间好似山人重生。 你此行正直年华谢去,山间雪白纷纷向你洒落。 去看看九州大地玉宇琼楼,唯有高峻的岱岳最为孤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特色的鉴赏与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最后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答案要点。 本题中,“见雁”是第一句,“寒衣九月授他乡,遂见征鸿序一行”的意思是“九月里穿上了寒冷的衣裳来到异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诗首联“安肯向春阴,群然发锦林”意思是:怎么能向那春天的阴暗处低头?百花争艳竞放于锦绣般的林中。颔联“黄存秋后色,赤抱日边心”的意思是:黄色是秋天之后的颜色,红色是太阳旁边的颜色。颈联“喜附兰阶臭,羞夸菊砌金”的意思是:喜欢依附着兰草台阶上的香气
【注释】 百道:多条。飞流:山间的溪水。剡(shàn)中:今浙江嵊州一带,古为越地,以山水秀丽而著称。吴客:泛指南方来的人。吴山好:指剡中的山景美。黄独:一种药名,可以治疗饥渴,此处比喻救饥之草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剡中别友人时所写。首句写剡中多流,水流如注;次句写高田丰稔,下田丰收,都与“不歉”相矛盾。后二句说:吴人只知山好,不知还有黄独可吃,用来劝解友人。全诗虽无一语道及友情
【注释】 扁舟:小船。 性野:本性野放。 禽鱼:鸟兽。 官寒:官职低微,生活清贫。故旧知:老朋友。爱客梅:爱怜梅花的客人。江梅:江边梅花。岁寒枝:冬天仍盛开的梅花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行友人乘船远行至山海关外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情韵悠长。 前四句写江上送别的情景。“夜色千山白”,点出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扁舟独进迟”,说明船在缓缓前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乘兴访村家,微微见露华。 - 乘兴访村家:兴致勃勃地探访乡村的人家。 - 微微见露华:看到清晨的露珠。 2. 暗滋三径草,晴溅一庭花。 - 暗滋三径草:暗地里滋润了三条小路旁的草。 - 晴溅一庭花:晴朗的日子里,雨水洒在庭院的花儿上。 3. 梦入关河湿,凉生更漏赊。 - 梦入关河湿:仿佛进入关河地区被湿润的梦境。 - 凉生更漏赊:夜深了,漏壶中的水渐渐凉了
和潘良贵三江亭韵 赏析自然美景与诗人情感交融之作 1. 诗作背景 - 明州三江亭地理位置 - 历史人文环境影响 - 作者对三江亭情感寄托 2. 诗句释义 - 第一句“爽气寒光四壁侵” - 第二句“青山千仞水千寻” - 第三句“远观吾里瀛洲路” 3. 译文对照 - 译文与原文对应关系 - 关键词汇解释 - 诗意解读 4. 鉴赏分析 - 艺术手法运用 - 主题思想表达 - 语言风格特色 5.
七十二君已绵邈,乾坤只今留岱岳。 烟书云篆吊秦碑,万圣千灵朝汉朔。 白日雕幡路相望,夜深仙乐张天上。 日观天门踊跃登,芒作双鞋藜作杖。 匹练吴门见几人,向来寂寞空山春。 溪花谷树忽生色,一朝若为山人新。 君行正直年华谢,山雪纷纷向君下。 去看九州玉削成,孤高始信岱岳名。 若趁长风竟飞举,鹅毛柳絮同身轻
宋湖州德清人,字仲辛。 少聪颖有志。 真宗天禧三年进士。 仁宗庆历中知龚州,经画军需以御土族兵侵扰,以干练闻。 历知婺、泉二州,除广东提点刑狱、福建及湖南转运使。 神宗称其廉退,除知宣州。 以光禄卿致仕,退居吴中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