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道,原名阎孝忠,宋代诗人
阎孝忠,字资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说汶阳人(《兰亭考》卷七)。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提举荆湖南路盐香茶矾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二之一五)。
七年,为驾部员外郎、直秘阁(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九)。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
今录诗三首。
生卒年:?-?
资道,原名阎孝忠,宋代诗人
阎孝忠,字资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说汶阳人(《兰亭考》卷七)。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提举荆湖南路盐香茶矾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二之一五)。
七年,为驾部员外郎、直秘阁(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九)。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
今录诗三首。
生卒年:?-?
注释:贤如赠扇扬风日,贫似开门卧雪时。 赏析:此诗以物喻人,借物写人。前两句写“贤”,后两句写“贫”。作者把“贤”和“贫”都比喻为扇子和门。贤者好比是扇子一样,有才华的人就像扇子一样,可以给炎热的夏天带来凉爽的凉风;而贫者好比是门,贫穷的人就像是紧闭着的门。在炎热的夏天,贤者打开扇子,可以驱散炎热的暑气;而在寒冷的冬天,贫穷者关闭门窗,可以抵御寒冷的侵袭
注释:橘树和柚树的叶子把人家的帽子染成了黄色,松树林和竹林把寺庙的周围装扮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以橘柚、松篁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橘柚人家黄压帽”与“松篁僧寺翠为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认同。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注释: 不辞——不推辞,不拒绝。 远作——远远地来到。 潇湘客——指居住在湖南潇湘一带的人。 三仙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洞。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不辞远作潇湘客”,诗人表示自己毫不迟疑地远离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到偏僻宁静的潇湘边陲,做一介隐士。次句“且入三仙洞里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隐居的生活情景,他进入神奇的三仙洞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山林的美景
注释:郴阳古称“邦”,四座山峰如同守护的山峦。秀美之气钟情于奇人,繁华的市场俨如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郴州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郴州的名称,然后以四座山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郴州的壮丽景色。接着,以秀气钟异人和阛阓俨仙宅两个比喻,进一步突出了郴州的独特魅力。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郴州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郴州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阎孝忠,字资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说汶阳人(《兰亭考》卷七)。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提举荆湖南路盐香茶矾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二之一五)。 七年,为驾部员外郎、直秘阁(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九)。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 今录诗三首。 生卒年:?-
钱槱是宋代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钱槱: 1. 基本信息 - 钱槱,字穆父,北宋时期临安人,吴越武肃王钱镠的六世孙。他进士及第后,历任尉氏知县、流内铨主簿、如皋知县等职,并曾担任盐铁判官和诸路都转运使。 2. 文学贡献 - 钱槱擅长写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景色的细微变化,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溪上》一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