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达观,号息庵,俗姓赵,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出家于本县之法惠寺,师正觉。
游方参天童应庵、道场无庵、天封水庵。
开法于严之灵岩,阅四五刹。
晚自金山被旨灵隐,越四载,告老请归天童。
宁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五。
事见《北涧集》卷一○《天童山息庵禅师塔铭》。
今录诗六首。
生卒年:1138-1212
释达观,号息庵,俗姓赵,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出家于本县之法惠寺,师正觉。
游方参天童应庵、道场无庵、天封水庵。
开法于严之灵岩,阅四五刹。
晚自金山被旨灵隐,越四载,告老请归天童。
宁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五。
事见《北涧集》卷一○《天童山息庵禅师塔铭》。
今录诗六首。
生卒年:1138-1212
良玉不雕,美言不文。 烟村三月里,别是一家春。 注释与赏析 - 良玉不雕:比喻自然之物无需雕琢即显美好(“良玉”指天然美玉,“雕”为雕刻,意谓无需人为修饰)。 - 美言不文:强调言辞之美,无需华丽的辞藻(“美言”指美好的言论,“文”为文饰,意谓言辞自然流畅)。 - 烟村三月里:描绘了一个如画的乡村景色,充满诗意(“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三月”泛指春季)。 - 别是一家春
这首诗是《颂古五首》的第五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村饮夜归来,健倒三四五。 注释:晚上回家时,身体强壮,能倒立起来。 2. 摩挲青莓苔,莫瞋惊着汝。 注释:轻轻摩挲青莓苔,不要把惊吓吓着你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夜晚归家后,能够倒立起来的有趣情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然之美。同时,通过“摩挲青莓苔”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对那些不重视音乐的人们的讽刺。诗中“惯弄瑶琴与琵琶”,意思是他们经常弹奏乐器,却不懂得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清音历历遍天涯”意思是他们的琴声琵琶声遍布天下。 “堪嗟不入聋人耳,空使西山月又斜”意思是可惜这些乐音无法让耳聋的人听到,反而白白地让月亮在西边落下。 【赏析】: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借弹琵琶和弹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琴声、琵琶声之高远、清亮、悠扬,反衬出那些不懂艺术
注释: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三十八岁的年纪,却如愚人一般毫无所知) 及其有知,何异无知(一旦有所了解,那和无知又有何异?) 滔滔汴水,隐隐隋堤(汴河水势浩大,隋堤的轮廓隐约可见) 师其归矣,箭浪东驰(追随他们而去,就像箭一样向东飞驰)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对世事的无知无觉,以及对人生、宇宙的感悟,表达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首句“三十八岁,懵然无知”,描绘了诗人三十岁时仍然无知的状态
注释:鹤站在松枝上,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鱼儿在水底游动,天空仿佛触手可及。大自然的美丽景观都被我尽收眼底,无需花费任何金钱就能欣赏到这美妙的景色。 赏析:此诗以鹤和鱼的生动形象,描绘了松梢月和水底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以及不费一文钱就能欣赏到这美妙景色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注释:长安的夜晚,大雪纷飞,想要找一个心安的地方,却又感到不安。尽管之前有人开导我,但我仍然感到困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懂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长安深秋时节因思乡、求仕而不得的苦闷心情。诗中“长安”指代了诗人所居住的城市,也象征着他所处的政治中心;“雪漫漫”则描绘了他身处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欲觅心安转不安”则反映了他对于未来充满疑虑和不安的心情;“纵使言前开活眼
关景仁是宋代的诗人。 字子开,一字彦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也有说法称他是越州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诗作多才多艺,擅长音律、历数、草隶、图画等多方面的艺术,尤其以诗歌见长
释惟清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字觉天,号灵源叟。 释惟清生于宋代,是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宝觉心禅师的法嗣。他俗姓陈,武宁县人,住于隆兴府黄龙寺。他在宋代的政治和宗教环境中拥有重要的地位,被赐号为“佛寿”,这显示了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