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远,原名董绍,南北朝诗人,卒于公元538
西魏新蔡鲖阳人,字兴远。
初仕北魏,起家四门博士,历国子助教、兼中书舍人。
为宣武帝所赏,累除步兵校尉。
孝明帝时出为洛州刺史,好行小惠,颇得民情。
以拒萧宝夤功,封新蔡县男。
代还,从尔朱天光,为大行台从事、兼吏部尚书。
天光败,从贺拔岳。
岳死,归宇文泰。
孝武帝西迁,除御史中丞。
西魏文帝时,以讪谤朝廷,赐死。
生卒年:?-538
兴远,原名董绍,南北朝诗人,卒于公元538
西魏新蔡鲖阳人,字兴远。
初仕北魏,起家四门博士,历国子助教、兼中书舍人。
为宣武帝所赏,累除步兵校尉。
孝明帝时出为洛州刺史,好行小惠,颇得民情。
以拒萧宝夤功,封新蔡县男。
代还,从尔朱天光,为大行台从事、兼吏部尚书。
天光败,从贺拔岳。
岳死,归宇文泰。
孝武帝西迁,除御史中丞。
西魏文帝时,以讪谤朝廷,赐死。
生卒年:?-538
复闻楚客歌出自《高平牧马诗》,复闻楚客歌的作者是:董绍。 复闻楚客歌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复闻楚客歌的释义是:复闻楚客歌:再次听到楚地客人的歌声。 复闻楚客歌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复闻楚客歌的拼音读音是:fù wén chǔ kè gē。 复闻楚客歌是《高平牧马诗》的第4句。 复闻楚客歌的上半句是: 宁谓胡关下。 复闻楚客歌的全句是: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
宁谓胡关下出自《高平牧马诗》,宁谓胡关下的作者是:董绍。 宁谓胡关下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宁谓胡关下的释义是:宁谓胡关下:意为宁愿在边疆的胡关之下。这里“宁谓”表示宁愿,胡关指的是古代北方边疆的关口,即边疆地区。整句表达了诗人宁愿在边疆地区生活,也不愿在内地享乐的情感。 宁谓胡关下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宁谓胡关下的拼音读音是:níng wèi hú guān
马渴饮黄河出自《高平牧马诗》,马渴饮黄河的作者是:董绍。 马渴饮黄河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马渴饮黄河的释义是:马渴饮黄河:形容马儿在极度口渴时,渴望饮用黄河之水,比喻人在困境中渴望得到援助或解渴的援助。 马渴饮黄河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马渴饮黄河的拼音读音是:mǎ kě yǐn huáng hé。 马渴饮黄河是《高平牧马诗》的第2句。 马渴饮黄河的上半句是
走马山之阿出自《高平牧马诗》,走马山之阿的作者是:董绍。 走马山之阿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走马山之阿的释义是:走马山之阿:山陵的弯曲处。 走马山之阿是南北朝代诗人董绍的作品,风格是:诗。 走马山之阿的拼音读音是:zǒu mǎ shān zhī ā。 走马山之阿是《高平牧马诗》的第1句。 走马山之阿的下半句是:马渴饮黄河。 走马山之阿的全句是:走马山之阿,马渴饮黄河。 走马山之阿
诗句原文: 走马山之阿,马渴饮黄河。 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 注释解释: - 走马山:指位于某地的山名或山脉,可能与诗中场景有关联。 - 马渴饮黄河:“马渴饮”描述马在干旱的环境中寻找水源的情景,表达了环境的恶劣和马的辛苦。“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此句可能寓意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胡关下:古代边防要塞,通常位于边境地区,象征着战争或守卫之地。 - 楚客歌:楚是古代地域名称
西魏新蔡鲖阳人,字兴远。 初仕北魏,起家四门博士,历国子助教、兼中书舍人。 为宣武帝所赏,累除步兵校尉。 孝明帝时出为洛州刺史,好行小惠,颇得民情。 以拒萧宝夤功,封新蔡县男。 代还,从尔朱天光,为大行台从事、兼吏部尚书。 天光败,从贺拔岳。 岳死,归宇文泰。 孝武帝西迁,除御史中丞。 西魏文帝时,以讪谤朝廷,赐死。 生卒年:
北魏济阴乘氏人,字永吉,孝庄帝为御史中尉,悆兼殿中侍御史,监临淮王彧军。 奉使徐州,以观梁豫章王萧综归款之虚实。 综降。 诏封定陶子。 孝庄帝永安中,为右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进爵为侯。 孝静帝天平中除梁州刺史。 荥阳人郑荣业起事,克州城,送悆于关西。 生卒年:?-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智进。 萧机弟。 少清敏,好属文,深为萧纲所亲赏,与萧晔等并预密宴,号东宫四友。 梁武帝普通六年,以王子封南浦侯。 历宁远将军,迁淮南、吴郡太守,所临常赤地大旱,人号“旱母”。 侯景之乱,守东府,城陷被害。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