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寿平,又字正叔,亦称叔子,号南田,又有别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横山樵者、巢枫客。
恽日初子。
十五岁在福建被清大将陈锦所掳,认为义子。
父在杭州访得,请灵隐寺方丈谛晖劝锦,谓此子有慧根而福薄。
乃剃度为僧。
不久,随父回乡。
初画山水,后改画没骨花卉,自成一家,工诗,书法学唐褚遂良,诗书画人称三绝。
有《瓯香馆集》。
生卒年:1633-1690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寿平,又字正叔,亦称叔子,号南田,又有别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横山樵者、巢枫客。
恽日初子。
十五岁在福建被清大将陈锦所掳,认为义子。
父在杭州访得,请灵隐寺方丈谛晖劝锦,谓此子有慧根而福薄。
乃剃度为僧。
不久,随父回乡。
初画山水,后改画没骨花卉,自成一家,工诗,书法学唐褚遂良,诗书画人称三绝。
有《瓯香馆集》。
生卒年:1633-1690
【注释】 此老:指王翚。胸中万卷书:形容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曳杖:拄着拐杖。意何如:你的意思怎样。天涯:这里比喻远隔万里。莫怪:不奇怪,不要奇怪。秋水:这里比喻秋天的江水。接空:连接空中,形容江水辽阔无边。余:形容词词尾,相当于“乎”。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江南时期,王翚是当时的画家,以工笔人物见长,与石涛、八大山人齐名。此诗为赠画师王翚之作,诗人借题发挥,赞美王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寿平,又字正叔,亦称叔子,号南田,又有别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横山樵者、巢枫客。 恽日初子。 十五岁在福建被清大将陈锦所掳,认为义子。 父在杭州访得,请灵隐寺方丈谛晖劝锦,谓此子有慧根而福薄。 乃剃度为僧。 不久,随父回乡。 初画山水,后改画没骨花卉,自成一家,工诗,书法学唐褚遂良,诗书画人称三绝。 有《瓯香馆集》。 生卒年
清安徽宣城人,字定九,号勿庵。 幼时喜仰观天象,辄有所得。 既长,精研古代历算之学,于古书之难读者,必求其说,至废寝食。 又兼通晚明以来输入之西方数学,融会贯通,冶为一炉。 中年丧偶,不再娶,闭户覃思。 著天算之书八十余种。 皆发前人所未发。 于经史诸子等学,亦旁搜博览,诗文颇有文采。 康熙四十四年,因李光地之推荐,见康熙帝,谈历象算法,极受赞赏。 所著天算各书,汇编为《梅氏丛书》
商景徽是清朝的诗人,并非明代人物。商景徽,字嗣音,生于不详,卒于不详,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她是明兵部尚书商周祚的次女,也是商景兰的妹妹,上虞徐咸清的妻子。商景徽以其国色天香和博学工诗而著称,她的诗歌风格受到盛唐的影响,讲究格律,被视为名家。 商景徽不仅是一位女性诗人,也是清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于商景徽的介绍: 1. 家族背景
清江南无锡人,字留山,初字匡侯,别号抱犊山农。 以长洲籍入学为诸生。 康熙间入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府。 耿精忠叛,与范承谟同被拘捕,闻承谟被害,乃自缢死。 有《抱犊山房集》、《集政备考》、《东田医补》及《扬州梦》、《双报应》、《续离骚》等剧。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