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是以侯王失政,失民,失国。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的,那丑就出现了。都知善之为善,恶也就会出现;都知道正确和错误都是相对的,那就没有绝对正确的了。所以有无相互产生、难易互相成就、长短互相比附、高下相形而共存、音声和谐相应、前后相继不断。
这样永恒不变的道理就是圣人居住在“无为”的生活里,在于行而不言;万物生长却不是为了拥有,生养却不会去占有,做事却不恃有成果,功成也不居功自傲。只有不居功自傲,才不会有被抛弃的时候。因此,君王如果失去政事、失去民众和失去国家。
赏析: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