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䟣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有盈民之国,于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㱙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欢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欢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欢头之国。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有申山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
有小人,名曰菌人。
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
山海经 大荒南经
探索神秘大荒,解读神话传说
- 山名融天与海水入向
- 海经中记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现象
- 融天之名含义及其在地理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 海水向南流的地理特征
- 蜮民之国与食黍生活
- 蜮民之国的居民特性
- 桑姓起源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 食黍的生活方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枫木与蚩尤弃桎梏
- 枫木生长于大荒之中的描述
- 蚩尤抛弃枫木象征意义及历史背景
- 枫木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历史地位
- 祖状之尸与方齿虎尾
- 祖状之尸的形象特征
- 方齿与虎尾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
- 祖状之尸在《山海经》中的文化地位和象征意义
- 张宏捕鱼之景与赤水穷焉
- 张宏捕鱼活动的具体描写
- 赤水穷焉的含义及其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 张宏捕鱼在古代海洋经济中的角色
- 帝俊妻娥皇与三身国之异
- 帝俊妻娥皇的神话故事概述
- 三身国之人的特性及与帝俊的关系
- 三身国之文化象征意义及其影响
- 不死国与羽民国的文化内涵
- 不死国与羽民国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
- 不死国与羽民国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 不死国与羽民国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 大荒之中的其他奇特国度
- 不庭之山、荣水、少和之渊等地域描述
- 这些奇特国度在《山海经》中的文化寓意
- 这些奇特国度对古代文化和信仰的反映
- 其他国家与文化探讨
- 海外南经中其他国家如不死国、羽民国等
- 这些国家在《山海经》中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象征意义
- 对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结赏析:通过对《山海经》中大荒南经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古代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深度。从独特的地理景观到奇异的国家名称,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信息和哲学思考。通过这一篇章,我们不仅见证了古代先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