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诗句
地藏经 · 称佛名号品第九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注释
- 地藏经 · 称佛名号品第九:指《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一段,讲述称念佛名的功德。
- 又于过去:表示在过去的时间里。
- 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这些是佛教中著名的佛陀名称。
- 世尊: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 现在未来:指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众生。
- 若天若人,若男若女:指所有的人类,不分性别和种族。
- 但念得一佛名号:只念一个佛的名字。
- 功德无量:比喻所修功德极大。
- 何况多名:更不用说有多个人念同一个名字了。
- 生时死时:出生和死亡的时候。
- 自得大利:自身获得极大的利益。
- 终不堕恶道:最终不会堕入恶道。
- 临命终时: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
- 家中眷属:家里的人。
- 一人:一个人。
- 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在病人临终时,为他大声念佛名。
- 除五无间罪:除了五种最严重的刑罚。
- 余业报等悉得销灭:其余的业报全部消失。
- 五无间罪:佛教中的一种极为严重之罪。
- 了不得出:无法离开。
- 承斯临命终时:在临终的时候。
- 他人为其称念佛名:别人为这个人念佛名。
- 于是罪中,亦渐销灭:这样,在罪中的人也逐渐消失了。
- 获福无量:获得无尽的福报。
- 灭无量罪:消除大量的罪孽。
- 自念:自己念诵。
- 获福无量,灭无量罪:自己念诵可以获得无尽的福报,消灭无数的罪业。
译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提到,在往昔时期,曾经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等无数不可计数的佛,其中不乏有众多佛。世尊告诉我们,现在以及未来的一切众生,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他们心中默念一个佛的名字,其功德是无比巨大的,而且这样的功德是无限的。对于生死轮回的人来说,只要他们临终前有人为他们高喊佛名,那么他们不仅可以避免五无间罪(最重的五重刑罚),而且连其余的罪业都可以得到清除。即便这个罪业极其严重,甚至需要经过亿万劫也难以消除,但在临终时有人为他们念佛名,那么这个罪过也可以逐渐消散。更何况是那些自行念诵佛名的人们,他们得到的功德是无量的,并且可以消除无数的罪业。
赏析
《地藏经》是一部深奥的佛教经典之一,讲述了通过念诵佛名来修行和消灾祈福的重要性。在这段经文中,作者强调了念诵佛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它不仅能够避免严重的刑罚,还能消除各种业障,帮助人们解脱痛苦和轮回之苦。此外,通过自我念诵佛名,个人能够得到无量的福报和消除无量的罪行,这是非常珍贵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