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如果用政权来治理国家,用刑罚来整顿百姓,那么百姓虽然暂时得以避免灾难,但不会自觉有耻;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家,用礼制来整顿百姓,那么百姓就会自觉有羞耻之心,并且会自觉改正。”
注释
- 道:引导、教育。
- 政:政策、法令。
- 齐:整齐、管理。
- 免:避免,这里指摆脱灾难。
- 无耻:没有羞耻感。
- 德:道德品质。
- 礼:礼仪、规范。
- 格:端正、改正。
赏析
此句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三章,孔子通过对比两种方式治国的成效,强调了道德和礼制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的观点,即“道之以德”比“道之以政”更能深入人心,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
这一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仅仅依靠法律和权力去管理和约束人们,可能只能治标不治本。而真正的治理,应当注重培养人们的品德和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这样才能让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